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杨梅
方岳 〔宋代〕
筠笼带雨摘初残,
粟粟生寒鹤项殷。
众口但便甜似蜜,
宁知奇处是微酸。
白话文翻译:
在竹笼中带着雨水摘取刚刚成熟的杨梅,寒意中鹤的脖子显得特别红润。大家都说杨梅甜得像蜜,谁会知道它奇特之处其实是微微的酸味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筠笼:竹制的笼子,用来装水果或其他物品。
- 带雨:指雨水浸湿的状态。
- 初残:刚刚成熟但尚有一些残缺的状态。
- 粟粟:形容颜色,通常指红色。
- 生寒:生出寒意,寒冷的感觉。
- 鹤项殷:鹤的脖子显得红润,形象生动。
- 众口:众人之口,指众人都说。
- 宁知奇处:何曾知道特别之处。
典故解析:
- 杨梅:一种酸甜可口的水果,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生机与自然的美好。
- 鹤:在中国文化中,鹤常常象征长寿、纯洁和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字子高,号澄江,生于北宋时期,曾任职于朝廷,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花鸟。其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雨后的夏季,方岳在采摘杨梅时,感受到了自然的变化与人们对食物的简单看法。诗中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味觉的细腻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次韵杨梅》通过简单的意象描绘了杨梅的独特风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悟。开头两句中,“筠笼带雨摘初残”描绘了竹笼中盛装的杨梅,营造出一种清新湿润的气息,令人仿佛置身于雨后的果园。紧接着“粟粟生寒鹤项殷”中的“寒”与“殷”形成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的寒意,又赋予了鹤一种生动的色彩,展现了自然中的生机。
后两句则转向人们对杨梅的评价,“众口但便甜似蜜”表达了大众对杨梅味道的普遍认同,而“宁知奇处是微酸”则引导读者去思考味道的复杂性,强调了人们对事物的表面理解与内在真实的矛盾。这种对比让整首诗有了更深的层次,显示出诗人对食物味道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的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筠笼带雨摘初残:在雨水中,竹笼里盛放的杨梅刚刚成熟,暗示着自然的孕育与生命的脆弱。
- 粟粟生寒鹤项殷:寒意中,鹤的脖子显得红润,描绘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
- 众口但便甜似蜜:大家普遍认为杨梅甜,如蜜一般,体现了大众的口味认知。
- 宁知奇处是微酸:但谁又能察觉到它的独特之处在于那微微的酸味,反映了深层次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杨梅的甜味比作蜜,增强了其美味的形象。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音韵的和谐。
- 反讽:表面上的甜美与内在的酸味形成对比,揭示了人们对事物的肤浅认知。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杨梅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表面理解与真实内涵的矛盾,强调了在细微之处寻找真实与美好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筠笼:象征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结合。
- 杨梅:代表自然的馈赠,酸甜的象征。
- 寒鹤:象征生机与高洁的品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水果是什么?
- A. 桃子
- B. 杨梅
- C. 苹果
答案:B
-
诗中“众口但便甜似蜜”表达了什么?
- A. 大家都说杨梅酸
- B. 大家都认为杨梅甜
- C. 大家都喜欢杨梅
答案:B
-
“宁知奇处是微酸”的意思是?
- A. 杨梅好吃
- B. 杨梅有酸味
- C. 杨梅不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梅》 杜甫
- 《梅花》 王安石
诗词对比:
可以将方岳的《次韵杨梅》与王安石的《梅花》进行对比,前者着重描绘杨梅的味道与人们的认知,后者则侧重于梅花的高洁与坚韧。两者在意象上各具特色,共同反映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解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次韵杨梅》这首诗的意境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