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送春和东遨》
时间: 2025-01-04 09:35: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红褪枝头绿涨溪,临流相送更相期。
庭梅谢后元无梦,山杏垂时莫问伊。
牵柳线,展荷衣,心闲自与白鸥宜。
天涯已是行踪杳,只剩荒鸡午夜啼。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红花已悄然凋落,枝头只剩下青翠的树叶,溪水涨得更为丰盈;我在河边送你,心中更是期盼再会。庭院里的梅花已谢,心中再无梦境;山上的杏花垂下,不必再问那可人儿。牵着柳条,展现荷花的衣裳,心中自有闲适,白鸥共我相伴。天涯海角,已然行踪渺茫,只剩下荒野中的鸡鸣在午夜独自啼叫。
注释:
- 红褪:红色逐渐退去,暗示春天的结束。
- 绿涨溪:溪水因春雨而涨,绿色生机勃勃。
- 相送更相期:送别之际,更加期待再相见。
- 庭梅:指庭院中的梅花,表明春天的花已谢。
- 元无梦:再没有春天的梦境。
- 山杏垂:山上的杏花凋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牵柳线,展荷衣: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轻盈。
- 荒鸡午夜啼:夜晚荒凉,只有鸡鸣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燕婷,现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作品多以细腻的笔触展现生活的点滴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末,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离去与夏天的来临,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在《鹧鸪天 送春和东遨》这首诗中,周燕婷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短暂与季节交替的无奈。开篇的“红褪枝头绿涨溪”描绘了春天的结束,红花凋谢后只剩下青翠的树叶,生动地体现了时间的流逝。接下来的“临流相送更相期”,则表达了对离别的依依不舍,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中“庭梅谢后元无梦”与“山杏垂时莫问伊”相映成趣,前者象征着对过往美好的追忆,后者则似乎在提醒我们,不必再追问失去的东西。此时,诗人心中虽充满遗憾,但仍有“心闲自与白鸥宜”的豁达,展现了对生活的从容态度。最后,“天涯已是行踪杳,只剩荒鸡午夜啼”,则将诗意推向极致的孤寂,天际尽头的行踪模糊,只剩下荒凉的鸡鸣,令人心生感慨。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结合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展现出诗人对春天的感怀与对生活的思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红褪枝头绿涨溪:春花凋零,树叶茂盛,暗示着春去夏来。
- 临流相送更相期:在溪边送别,更加期待再次重逢。
- 庭梅谢后元无梦:梅花凋谢后,再无春日的梦境。
- 山杏垂时莫问伊:山上的杏花已凋落,不必再问那个人。
- 牵柳线,展荷衣:象征春天的轻盈与生机。
- 心闲自与白鸥宜:心境宁静,与白鸥相伴自得其乐。
- 天涯已是行踪杳:远方的行踪已然渺茫。
- 只剩荒鸡午夜啼:只剩下荒凉的鸡鸣声,增添了孤寂的气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梦,美好而短暂。
- 拟人:梅花、杏花的“谢”与“垂”,赋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牵柳线,展荷衣”,工整而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中心思想在于对春天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花: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绿叶:象征生机与希望。
- 梅花、杏花:象征离别与怀念。
- 柳、荷:象征柔美与轻盈。
- 白鸥:象征自由与宁静。
- 荒鸡:象征孤独与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红褪”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花朵凋谢
B. 树叶变绿
C. 小溪涨水
D. 夏天来临 -
“天涯已是行踪杳”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期待重逢
B. 孤独与无奈
C. 对春天的怀念
D. 对未来的迷茫 -
“牵柳线,展荷衣”中的“荷衣”象征什么? A. 美丽的少女
B. 春天的生机
C. 离别的伤感
D. 自由的飞翔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周燕婷的《鹧鸪天》更具自然意象的描绘与哲学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多地抒发个人情感与对过往的追忆。两者都在不同层面上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通鉴》
- 《唐诗三百首解析》
- 周燕婷的诗集与专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