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歌》

时间: 2025-01-17 09:54:35

汉儿辫发笼氈笠,日暮黄金台上立。

臂鹰解带忽放飞,一行塞雁南征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儿辫发笼氈笠,
日暮黄金台上立。
臂鹰解带忽放飞,
一行塞雁南征急。

白话文翻译:

汉族的小伙子头发辫成辫子,戴着草笠,
傍晚时分站在金色的台子上。
他解开带子,放飞了手中的鹰,
一行北国的大雁急匆匆地向南飞去。

注释:

  • 汉儿:指汉族的年轻男子。
  • 辫发:指将头发编成辫子。
  • 笼氈笠:笼是指笼罩,氈笠是草制的帽子。
  • 黄金台:这里指金色的高台,可能是指夕阳映照下的台子。
  • 臂鹰:指手中握着的鹰。
  • 解带:解开腰带。
  • 一行塞雁:指一群从边塞飞来的大雁。
  • 南征急:急速地向南飞去,表达了迁徙的紧迫感。

典故解析:

“塞雁”指的是北方的雁,通常在季节变迁时南飞,这里可能暗喻了北方的战乱与动荡。在古代,雁的迁徙常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

创作背景:

《幽州歌》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入侵和内忧外患的历史阶段,诗人通过描绘北雁南飞的情景,表达了对家国命运的关心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幽州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描绘了一幅北国青年在日落时分放飞猎鹰的画面,展现了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诗中通过“汉儿”的形象,体现了北方人民的刚毅与勇敢;而“黄金台”则象征着夕阳的温暖和壮观,映衬出青年在此时此刻的孤独与思考。最后提到的“塞雁”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暗示着时局的动荡和离别的愁苦。整首诗在表现自然美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变迁、家国情怀的深刻反思,形成了一种悲壮而又清新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汉儿辫发笼氈笠:描绘了北方汉族青年形象,体现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征。
  2. 日暮黄金台上立:描写了夕阳西下的场景,暗含孤独与思索。
  3. 臂鹰解带忽放飞:表现了青年与鹰的互动,象征着自由与追求。
  4. 一行塞雁南征急:通过雁的迁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辫发”与“黄金”,“臂鹰”与“塞雁”形成了对仗工整的句式。
  • 拟人:鹰被赋予了自由飞翔的能力,象征着志向与自由。
  • 意象:金色的夕阳、孤独的台子、飞向南方的雁,均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哀伤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北方青年日暮时分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汉儿:象征着勇敢与坚韧的北方人。
  • 黄金台:代表光辉与希望,同时也暗示着即将逝去的时光。
  • 臂鹰:象征自由、勇气与追求。
  • 塞雁:作为北方的标志,象征着离别与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汉儿辫发笼氈笠”中的“汉儿”是指什么? A. 汉族的年轻男子
    B. 汉族的老年男子
    C. 汉族的女性
    D. 外族人

  2. 诗中提到的“黄金台”象征什么? A. 贫困
    B. 希望与光辉
    C. 绝望
    D. 战争

  3. “一行塞雁南征急”中,塞雁象征什么? A. 离别与思乡
    B. 喜庆
    C. 友谊
    D. 战斗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幽州歌》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情感更加直接,汪元量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暗含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