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舅庄子尚生辰 其三》

时间: 2025-01-08 00:40:14

两州佳誉亚龚黄,琳馆归来道益光。

凛凛松筠非俗韵,诜诜兰玉见馀芳。

梅催寒萼春初破,月满冰轮夜未央。

景物渐新人不老,年年于此醉华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外舅庄子尚生辰 其三
作者: 仲并 〔宋代〕

两州佳誉亚龚黄,
琳馆归来道益光。
凛凛松筠非俗韵,
诜诜兰玉见馀芳。
梅催寒萼春初破,
月满冰轮夜未央。
景物渐新人不老,
年年于此醉华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庆祝的气氛。诗中提到两州的美名像龚黄那样出色,琳馆归来时更显光辉。高耸的松竹不拘泥于俗世的韵味,兰花和玉石也显得余香犹存。梅花催促着寒冬的花蕾破裂,明亮的圆月照耀着未央的夜晚。景物渐渐更新,年轻人依然不显老态,每年在这里举杯畅饮,醉于美好的时光。

注释

  • 佳誉: 美好的名声。
  • 琳馆: 指装饰华美的馆舍,常用来形容美好的环境。
  • 凛凛: 形容气势雄伟,给人以震撼的感觉。
  • 松筠: 松树和竹子,象征高洁的品格。
  • 诜诜: 形容兰花的清香和玉石的光泽。
  • 梅催寒萼: 指梅花在寒冷的冬季开始绽放,意味着春天即将到来。
  • 月满冰轮: 描述满月如冰轮般明亮,象征宁静和美好。
  • 醉华觞: 指在美酒中尽情陶醉,讴歌生活的乐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仲并,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常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正值生辰之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可能在某个宴会上欢庆生辰,借以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和生辰的庆祝。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梅催寒萼”和“月满冰轮”,将自然的变化与人的生命体验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悟。通过描绘松竹的高洁和兰玉的芬芳,诗人表达了对品格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诗的最后两句“景物渐新人不老,年年于此醉华觞”则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寓意着尽管岁月流逝,但心中的热情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永远不变。这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希望,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两州佳誉亚龚黄:两州的美誉可与龚黄(指古代名士)相媲美,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
  2. 琳馆归来道益光:从华美的馆舍归来,身心愈加光彩照人。
  3. 凛凛松筠非俗韵:高耸的松竹气质非凡,不同于普通的韵味。
  4. 诜诜兰玉见馀芳:兰花的清香和玉石的光泽依然留存,象征着高雅和美好。
  5. 梅催寒萼春初破:梅花在寒冬中绽放,意味着春天的初步来临。
  6. 月满冰轮夜未央:圆月照耀,夜晚仍未结束,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7. 景物渐新人不老:自然景物逐渐更新,人却未显老态。
  8. 年年于此醉华觞:每年在此畅饮美酒,享受生活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 如“月满冰轮”,将月亮比作冰轮,形象生动。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加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梅催寒萼”,赋予梅花以催促的动作,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友人和美好生活的珍惜,以及对岁月流逝的哲学思考。诗人在欢庆生辰的同时,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时光的珍贵,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坚韧与高洁,春天的使者。
  • : 象征宁静与美好,代表着理想与追求。
  • 松竹: 象征坚韧与品格,代表着高洁的气节。
  • 兰玉: 象征高雅与美丽,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佳誉”是指什么?
    A. 声望和美名
    B. 快乐的生活
    C. 美丽的风景

  2. “梅催寒萼春初破”中的“梅”象征什么?
    A. 坚韧与高洁
    B. 暴风和雨水
    C. 秋天的到来

  3. 诗人对“年年于此醉华觞”的态度是?
    A. 消极的
    B. 积极的
    C. 不确定的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作品,描绘春天景象,感受生活的无奈与希望。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哲学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登高》:王勃的诗作,感叹时光流逝,表达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诗作,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与人生的哲思。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同一题材的不同诗人如何表达对自然、美好和生命的不同理解,从而丰富了我们的诗词鉴赏能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