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上师垣生辰 其三》

时间: 2025-01-08 22:37:06

清风孤映紫宸班,平立伊周伯仲间。

几岁苦心扶国步,今年喜色到天颜。

羽书已静淮西报,翟辂初从塞北还。

式廓中原断无事,从容廊庙有馀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风孤映紫宸班,平立伊周伯仲间。几岁苦心扶国步,今年喜色到天颜。羽书已静淮西报,翟辂初从塞北还。式廓中原断无事,从容廊庙有馀闲。

白话文翻译:

清风轻轻拂过紫宸殿,静静地映照着周公和伯仲的身影。多少年来我为了扶持国家的发展而苦心孤诣,今年终于看到君主脸上的欢喜。淮西的消息已经平静传来,翟辂也刚刚从塞北归来。如今中原的事务已无牵挂,悠然自得地在朝堂上有更多的闲暇。

注释:

  • 紫宸: 指紫宸殿,古代皇帝的寝宫。
  • 伯仲: 指周公和伯仲,古代的贤人,象征着领导和辅佐。
  • 扶国步: 指扶持国家的发展。
  • 喜色: 指欢喜的神情。
  • 羽书: 指用信鸽传递的书信,这里指消息。
  • 翟辂: 指古代的车马,象征着朝廷的威严。
  • 式廓: 指朝堂的地方。
  • 廊庙: 指政府机关或朝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仲并,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文风清新,擅长抒发情感,常以国事为题材,表达对国家和君主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安定,作者以此诗庆祝君主生辰,表达对国家前景的乐观和对君主的祝福。

诗歌鉴赏:

《代人上师垣生辰 其三》是一首充满祝福和庆贺的诗作,描绘了在君主生辰之际,国家的安定与繁荣。诗中首先通过“清风孤映紫宸班”展现出一个宁静而庄严的氛围,紫宸殿象征着皇权与威严,而清风则赋予了这一场景一种轻松和愉悦的气息。接着,诗人回忆起自己多年来对国家的扶持,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

“几岁苦心扶国步,今年喜色到天颜”一句,生动地揭示了诗人对国家和君主的深切关怀与期待。诗人在经历了艰辛的付出后,终于迎来了国君脸上的欢喜,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后半部分的“羽书已静淮西报,翟辂初从塞北还”则通过具体的历史情境,增强了诗的现实感,表明了国家事务的逐步平稳与安定。最后“从容廊庙有馀闲”一句则表现出诗人对当下局势的满意,体现出他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自豪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君主生辰的庆贺,更是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寓意深刻,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风孤映紫宸班:

    • 清风轻轻拂过紫宸殿,象征着宁静和喜悦,给人一种安详的感觉。
  2. 平立伊周伯仲间:

    • 站在周公和伯仲(贤人)之间,体现出对贤明治国的向往。
  3. 几岁苦心扶国步:

    • 几年来为国家的进步而努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关心。
  4. 今年喜色到天颜:

    • 今年终于见到了君主脸上的欢喜,反映出国家局势的好转。
  5. 羽书已静淮西报:

    • 淮西的消息已经平稳传递,暗示国家内外局势的稳定。
  6. 翟辂初从塞北还:

    • 君主的车马刚从边境返回,暗示着边疆的安宁。
  7. 式廓中原断无事:

    • 中原地区没有纷扰的事情,表明国家的稳定。
  8. 从容廊庙有馀闲:

    • 在朝堂上有更多的闲暇,表现出一种安宁和从容的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结构严谨,多处对仗工整,如“清风孤映”与“平立伊周”。
  • 比喻:通过清风与紫宸殿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气氛。
  • 象征:紫宸殿象征着皇权,清风象征着安宁与喜悦。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祝贺,寄托了对国家繁荣的愿望,反映了诗人在国家安定时的喜悦与自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风: 象征着宁静与和谐。
  • 紫宸殿: 皇权与威严的象征。
  • 翟辂: 朝廷的权威与荣耀。
  • 羽书: 消息的传递,象征着信息的畅通与安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代人上师垣生辰 其三》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君主的祝贺
    • B. 对历史的回顾
    • C. 对个人生活的感叹
  2. 诗中“清风孤映紫宸班”中的“紫宸”指的是?

    • A. 皇帝的寝宫
    • B. 宫女的居所
    • C. 皇宫的花园
  3. 诗中提到的“翟辂”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皇权
    • C. 财富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仲并的《代人上师垣生辰 其三》,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但李白更侧重于豪放与奔放,而仲并则偏向于沉稳与安宁,体现了不同的诗风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