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 其二》
时间: 2025-01-19 21:42: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破阵子 其二
作者: 赵文漪
杨柳枝头明月,棠梨帘底春风。
难遣银禽传小字,争奈玉阶花一丛。
香销色褪红。
锦瑟弦虚鸾凤,瑶阶影碎梧桐。
有限时光何限恨,惜取年华逝水中。
闲愁更万重。
白话文翻译:
在杨柳枝头,明亮的月光洒下;在棠梨的帘子下,春风轻轻拂过。
难以遣散那银色的小鸟传递的字句,偏偏又被玉阶上的花丛所困扰。
香气消散,颜色褪去,红色的花朵已不再鲜艳。
锦瑟的弦声空虚,传来鸾凤的悲鸣,瑶阶上的影子在梧桐树下零散。
有限的时间何以承载无限的怨恨,珍惜那逝去的年华如流水般匆匆。
闲愁如山,更是千重。
注释:
- 杨柳:象征春天和生机,常用以表现柔美和温情。
- 棠梨:指棠梨树,其花多为白色,象征纯洁和美好。
- 银禽:指银色的小鸟,寓意传递消息,代表思念与牵挂。
- 玉阶:指玉石铺成的台阶,象征高贵和优雅。
- 香销色褪红:形容花香已散,颜色也已变淡,暗示美好事物的消逝。
- 锦瑟:古代一种乐器,此处象征悲伤的音乐。
- 瑶阶影碎:形容在台阶上的影子因光线或物体的变化而变得零散,传达一种孤寂感。
- 有限时光何限恨:表达时间的有限性与人间情感的复杂和无尽的怨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文漪,出生于当代,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她的诗歌常常融合传统与现代,展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破阵子 其二》创作于现代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传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逝去岁月的惋惜,反映出对个人情感与生命流逝的深刻体悟。
诗歌鉴赏:
《破阵子 其二》以清丽的景象开篇,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春日的温柔与生机。杨柳和棠梨的意象不仅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情感寄托的载体,映射出人内心的柔情与思念。接着,诗中提到的“银禽传小字”,不仅描绘出小鸟在春风中轻盈飞舞的画面,也隐喻着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揭示出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美好事物的消逝。“香销色褪红”一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逐渐消逝的无可奈何,似乎在感叹时间的无情。锦瑟与鸾凤的结合,传达了深沉的悲伤和对逝去美好的追忆。最后,诗人以“有限时光何限恨”感叹时间的短暂,却也引发了对生命与感情的思考。
整首诗既有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情感交织,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杨柳枝头明月:描绘了春夜的宁静与美丽,月光洒落在杨柳上,暗示温柔与柔情。
- 棠梨帘底春风:春风轻拂,增强了春天的气息,带来了希望与生机。
- 难遣银禽传小字:小鸟传递着思念与信息,但又无可奈何,体现出离愁别绪。
- 争奈玉阶花一丛:玉阶上的花朵让人难以忘怀,象征着美好又短暂的时光。
- 香销色褪红:花香已散,颜色褪去,暗示青春与美好的逝去。
- 锦瑟弦虚鸾凤:音乐的空虚与悲鸣,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传达孤独感。
- 瑶阶影碎梧桐:影子在梧桐树下分散,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孤独。
- 有限时光何限恨:时间的有限与情感的复杂交织,表达对逝去岁月的无奈。
- 惜取年华逝水中:珍惜流逝的年华,直面时间的流逝。
- 闲愁更万重:形容心中愁绪重重,无法释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香销色褪红”比作时间的流逝,形象生动。
- 拟人:银禽传小字,赋予鸟类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明月”和“春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景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间流逝的惋惜,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情感的复杂,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与柔情。
- 棠梨:象征纯洁与美好,增添了春天的气息。
- 银禽:传递思念的使者,象征感情的牵挂。
- 锦瑟:代表悲伤与空虚的乐器,增强情感的厚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银禽”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鸟
C. 一种花 -
诗中“香销色褪红”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B. 对青春的惋惜
C. 对春天的喜爱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爱情的追忆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望》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意象,但更侧重于思乡情怀。
- 《春望》:描绘的春天背景下,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情感交织。
- 《月夜忆舍弟》:同样是对亲情的思念,但表达的情感更加直接与浓烈。
粗略解读:
这些作品在主题上与《破阵子 其二》都涉及到时光流逝、思念与感慨,但在情感的深度与表达方式上各有不同,展示了古典诗词的丰富多样。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现代诗词解析》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