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天觉得登字》
时间: 2025-01-16 22:24:44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送张天觉得登字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张侯起巴渝,翼若垂天鹏。
历诋汉诸公,霜风拂觚棱。
去国行万里,淡如云水僧。
归来头亦白,小试不尽能。
湖海尚豪气,有人议陈登。
持节三晋邦,典刑寄哀矜。
公家有闲日,禅窟问香灯。
因来叙行李,斩寄老崖藤。
白话文翻译:
张侯从巴渝出发,像那垂天的鹏鸟一样展翅高飞。
他经历了对汉代诸公的非议,像霜风拂过雕刻的棱角。
他远离祖国行走了万里,心境如同云水间的僧人一般淡泊。
归来时头发已经白了,然而他的才能仍不能尽显。
湖海之中还保有豪气,听说有人在议论陈登。
他持有三晋的节令,典章制度寄托了他的哀伤与怜悯。
公家有空闲的日子,便在禅院里问候香灯。
因此来到这里叙谈行李,剪断寄托在老崖藤上的情感。
注释:
- 张侯:指张天觉,字天觉,因其才华出众而被称为侯。
- 巴渝:古代地名,今指重庆一带。
- 霜风拂觚棱:霜风吹拂着雕刻的棱角,形容经历磨难。
- 云水僧:比喻心境淡泊的人。
- 小试不尽能:即使尝试过,仍然无法展现全部才能。
- 湖海尚豪气:在湖海之间仍然保有豪情。
- 持节三晋邦:指持节令,管理三晋(山西一带)的事务。
- 典刑寄哀矜:即典章制度中寄托了哀伤与怜悯之情。
- 禅窟问香灯:在禅院中问候香火的明灯,表明一种静谧的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洒脱,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融入个人情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黄庭坚与张天觉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其才能的赞赏,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描绘了张天觉的豪情壮志与归来的淡泊心境,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送张天觉得登字》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赞美,也深刻地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淡泊。首联“张侯起巴渝,翼若垂天鹏”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张天觉的志向与前程,象征着他将要展翅高飞,追求更高的理想。接着,诗人提到“历诋汉诸公,霜风拂觚棱”,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暗示即使是有才华的人也难免遭受非议与磨难,体现出一种对人生起伏的深刻理解。
“去国行万里,淡如云水僧”这一句,展现了张天觉远行的孤独与淡泊,仿佛一位云水间的僧人,既有豪情壮志,又有出尘的心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归来时“头亦白”,诗人感慨岁月流逝,但张天觉的才能依然存在,未能完全展示出来,体现出对友人才能的惋惜与期许。
诗的最后几句,“公家有闲日,禅窟问香灯”,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与对友人未来的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既有对友人的关心,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充分展现了黄庭坚深厚的诗歌造诣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张侯起巴渝,翼若垂天鹏:开头直接引入张天觉,借用“垂天鹏”比喻其志向高远。
- 历诋汉诸公,霜风拂觚棱:对历史人物的经历有一定的反思与借鉴,暗示现实的苛刻。
- 去国行万里,淡如云水僧:表达了远行的孤独与淡泊心态。
- 归来头亦白,小试不尽能:强调时间的流逝与未能尽展才能的遗憾。
- 湖海尚豪气,有人议陈登:张天觉虽远行但豪情依旧,提及陈登则引出历史的对比。
- 持节三晋邦,典刑寄哀矜:表现对国家事务的责任感与情感寄托。
- 公家有闲日,禅窟问香灯:展现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 因来叙行李,斩寄老崖藤:以自然景物象征情感的寄托与割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翼若垂天鹏”,形象生动地比喻张天觉的志向。
- 对仗:整首诗在对仗方面有很好的运用,让诗句更为和谐。
- 夸张:如“去国行万里”,突显张天觉的远行与志向。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友情、志向与人生的无常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张天觉的深情厚谊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豪情与淡泊的对比,突显了黄庭坚对友人未来的祝愿。
意象分析:
- 巴渝:象征着家乡与根。
- 霜风:代表艰难与磨难。
- 云水僧:象征淡泊与超然的心态。
- 白发:时间的流逝与成熟。
- 湖海:象征广阔的胸怀与豪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张侯指的是谁? A. 张天觉
B. 黄庭坚
C. 陈登
D. 汉诸公 -
诗中“翼若垂天鹏”比喻什么? A. 友人的孤独
B. 友人的志向
C. 友人的经历
D. 友人的归来 -
诗中提到的“云水僧”象征什么? A. 豪情壮志
B. 淡泊心态
C. 远行者
D. 诗人的感慨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 比较黄庭坚的《送张天觉得登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待,但黄庭坚更注重内心的淡泊与思考,而王之涣则更强调壮丽的景色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黄庭坚的这首诗及其所蕴含的深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