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画赞》
时间: 2024-12-29 18:31:52意思解释
维摩诘画赞
原文展示:
维摩无病自灼灸,不二门开休闯首。
文殊赞叹辜负人,不如赵州放笤帚。
不二法门无别路,诸方临水不敢渡。
鶖子怕沾天女花,花前竹外是谁家。
白话文翻译:
维摩虽然没有病,却自我灼灸;不必去闯那“不二门”。
文殊菩萨的赞叹让人感到失落,还不如赵州禅师轻松放下笤帚。
无二法门没有其他的路可走,各方的修行者在水边都不敢渡过。
鶖子害怕沾染天女花,花前竹外的那家又是谁呢?
注释:
- 维摩:指维摩诘,佛教中的一位菩萨,象征着智慧与宁静。
- 灼灸:用灸法治疗,表面上看似有病,但实际上是自我修行。
- 不二门:佛教中的一种境界,指没有二元对立的状态。
- 文殊:文殊菩萨,智慧的象征,其赞叹意为对智慧的推崇。
- 赵州:指赵州从谂禅师,以“放笤帚”比喻简单、直接的修行方式。
- 鶖子:一种小鸟,象征着纯真与无知。
- 天女花:美丽而高贵的花,象征着世俗的诱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他的诗风受王维、李白影响,常常表现出深邃的哲理和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维摩诘画赞》创作于宋代,正值佛教文化盛行的时期。黄庭坚通过维摩诘的形象,探讨了佛教的哲理,反映了他对人生和修行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维摩诘为引子,探讨了佛教教义中的“不二法门”。诗中通过对维摩无病自灼灸的描绘,表现了修行者不必执着于表象,而应深入内心的道理。文殊的赞叹让人感到失落,暗示了世俗对智慧的不理解和辜负。接着,诗人提到赵州禅师的放笤帚,寓意着修行的简单与自然,反映出禅宗的随和与灵活。
“不二法门无别路”一句,强调了修行的唯一性和重要性,暗示着各种修行方法的局限性。最后两句通过描绘鶖子对天女花的害怕,表达了对世俗欲望的警觉,并引发人们对“谁家”的思考,象征着对生活中真实与虚幻的探索。
整首诗透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表现了黄庭坚对修行的独特理解,既有对佛教教义的探讨,也充满了人性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维摩无病自灼灸:维摩诘虽然没有病痛,却选择用灸法自我修行,表面看似矛盾,实则反映出深刻的修行智慧。
- 不二门开休闯首:暗示不要轻易闯入佛教的深奥教义,强调修行的谨慎。
- 文殊赞叹辜负人:文殊菩萨的赞叹让人觉得失落,说明人们对智慧的追求往往不够。
- 不如赵州放笤帚:与其追求高深的教义,不如像赵州禅师那样,简单直接地对待生活。
- 不二法门无别路:强调修行的唯一性,暗示世间的各种方法都是局限的。
- 诸方临水不敢渡:修行者在水边徘徊,不敢迈出一步,说明对真理的追求需要勇气。
- 鶖子怕沾天女花:鶖子象征纯真,害怕沾染美丽的花,反映出对世俗诱惑的警惕。
- 花前竹外是谁家:引发对生活中真实与虚幻的思考,质疑美好的表象背后究竟是什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维摩的灼灸比作修行,反映出表面与内在的关系。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鶖子与天女花的意象象征着纯真与世俗的诱惑。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维摩诘的描绘,探讨了修行的本质,强调了对智慧的追求与世俗诱惑之间的矛盾,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和佛教哲理的深入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维摩:象征智慧与内心的宁静。
- 文殊:代表智慧的追求。
- 赵州:象征简单、直接的修行方式。
- 鶖子:代表纯真与无知的状态。
- 天女花:象征世俗的美好与诱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维摩诘的修行方式是什么? A. 追求世俗名利
B. 自我灼灸
C. 依赖他人
答案:B -
“不二法门”强调了什么? A. 多种修行方法
B. 唯一的修行道路
C. 复杂的教义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赵州禅师做了什么? A. 讲授深奥的教义
B. 轻松放下笤帚
C. 追求名利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心经》:探讨空性与智慧。
- 《大乘起信论》:阐述佛教的核心思想。
诗词对比:
- 《庐山谣》(李白):同样探讨修行与自然的关系,但侧重于抒情和壮丽的自然描绘。
- 《静夜思》(李白):强调思乡与内心情感的纠结,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 《黄庭坚诗文选》
- 《宋代文学概论》
- 《佛教哲学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