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羌胡忘覆育,师旅备非常。
南服更旄节,中军铸印章。
驰书谕燕赵,开府冠侯王。
赫赫今何在,门庭冷似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个曾经辉煌的政治和军事局势的怀念,感叹如今的冷清与衰败。诗中提到北方的羌胡部落忘记了过去的恩惠,军队准备不足,南方的服饰和军旗也已改变,中军的印章不再铸造。信函传达给燕赵地区,开府的地位也不再显赫。昔日的声势浩大,如今已无影踪,门庭冷落得如同霜降。
注释:
- 羌胡:指北方的少数民族,通常与中原王朝对立。
- 覆育:指覆盖与抚育,暗示过往的恩惠与保护。
- 师旅:指军队,通常用以形容出征的士兵。
- 旄节:军旗,象征军队的号令与威严。
- 铸印章:指铸造官印,象征权力与地位。
- 驰书:快速传递书信,表明紧急和重要性。
- 赫赫:形容声势浩大,气派非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出身于士大夫家庭,曾任官职。他的诗歌以爱国情怀、历史感、乡愁和人生态度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民族危机。陆游作为士人,对国家前途深感忧虑,常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与对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刘太尉挽歌辞二首 其一》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冷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衰败的痛惜。诗中提到“羌胡忘覆育”,不仅是对外部威胁的提醒,也是对统治者未能维持安定的批评。接着,描述了军队的不足和权力的变化,暗示了国家的动荡与困境。这种由具体到抽象的描写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从繁荣到衰落的强烈对比。
“赫赫今何在,门庭冷似霜”则是全诗的高潮,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现状的失望,情感真挚,打动人心。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陆游深邃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羌胡忘覆育:暗示北方民族的叛乱,反映国家的危机。
- 师旅备非常:军队准备不充分,意指国家的防御薄弱。
- 南服更旄节:南方的军事装备和标志已改变,说明政权的动荡。
- 中军铸印章:指中军的权力象征已不再,暗示政权的衰败。
- 驰书谕燕赵:提到急迫传递消息,显示了对局势的紧迫感。
- 开府冠侯王:反映曾经的高位和显赫,如今已不复存在。
- 赫赫今何在:感叹昔日的荣耀已消逝。
- 门庭冷似霜:用“冷似霜”比喻如今的冷落,极具视觉冲击力。
-
修辞手法: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通过对历史的回望,表达对国家衰败的忧虑和对个人无力感的叹息。
意象分析:
- 羌胡:象征外敌威胁,代表国家的危机。
- 师旅:象征军队力量,反映国家的安危。
- 旄节、印章:象征权力与威望,暗示政权的变迁。
- 门庭:象征家国的荣光与衰败,强化了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羌胡”指的是哪个地区的民族? A) 南方
B) 北方
C) 西方
D) 东方 -
“赫赫今何在”中的“赫赫”形容什么? A) 颜色鲜艳
B) 声势浩大
C) 冷清
D) 迅速 -
诗中提到的“驰书”是指什么? A) 发信
B) 读书
C) 写信
D) 旅行
答案:1.B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诗词对比: 陆游的《刘太尉挽歌辞》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陆游更多的是个人的失落与怀念,而杜甫则是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怀与悲痛。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士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参考资料:
- 陆游《陆放翁诗集》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