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山破晓两眉青,南浦无风一镜平。
食尽不容添鹤口,身闲且免负鸥盟。
霜前草树已无色,雨到菰蒲先有声。
只怪胜游频入梦,今朝蜀客话青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清晨:西山的晨曦映照着青色的眉峰,南边的水面如同一面平静的镜子,没有风波。水边的鹤已经吃饱了,不需要再喂食,而我则悠闲自在,不必背负与鸥鸟的约定。霜降之前,草木已经失去了生机,雨水降临时,菰蒲发出了声音。我梦中常常游历胜地,今天和来自蜀地的朋友谈起青城山的美景。
注释:
字词注释:
- 西山:指西边的山,象征自然景观。
- 眉青:形容晨光映照,像两道青色的眉毛。
- 南浦:指南边的水边。
- 一镜平:形容水面平静如镜。
- 食尽:吃得很饱。
- 添鹤口:不再给鹤喂食。
- 鸥盟:与鸥鸟之间的约定。
- 霜前:霜降之前。
- 菰蒲:一种水生植物。
- 胜游:美好的游览。
- 蜀客:来自蜀地的客人。
典故解析:
- 青城山:青城山是道教名山,因其青翠的山景而闻名,常与隐逸、清幽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作以豪放、清新著称,关注时事,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秋冬之际,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个人的闲适与思绪,反映了他对往昔游历的怀念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秋晚》是一首抒发秋日情怀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优雅。开篇的“西山破晓两眉青”,呈现了一幅清晨的美丽画卷,既有视觉的美感,又蕴含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沧桑。接下来的“南浦无风一镜平”,则通过对水面平静的描写,传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提到“食尽不容添鹤口”,表现了对自然和谐的感悟,象征着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只怪胜游频入梦,今朝蜀客话青城”,则让人感受到对美好往事的追忆与对友人的珍惜。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观,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思索与对过往的怀念,是一首具有深厚思想内涵与艺术魅力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山破晓两眉青:描绘了清晨的山景,表现出自然的美。
- 南浦无风一镜平:水面如镜,映射出宁静的环境。
- 食尽不容添鹤口:鹤已经吃饱,象征自然的自给自足。
- 身闲且免负鸥盟:诗人心境悠闲,无需担负责任。
- 霜前草树已无色:秋天的来临让草木失去生气。
- 雨到菰蒲先有声:雨水降临时,菰蒲发出声响,增添了秋意。
- 只怪胜游频入梦:诗人常常梦中游历美景。
- 今朝蜀客话青城:与朋友谈起青城的美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镜平”比喻水面平静。
- 对仗:“西山”与“南浦”形成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草木的无色与菰蒲的声音赋予情感,增强意象。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对过往游历的怀念,展现了人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思考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山:象征着静谧与自然的美。
- 南浦:水的意象,代表着宁静与反思。
- 鹤:自由、悠闲的象征。
- 菰蒲:水生植物,象征生命的韧性与自然的声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城”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四川
B. 江西
C. 浙江 -
“霜前草树已无色”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A. 秋天的到来
B. 春天的生机
C. 夏天的繁茂 -
“南浦无风一镜平”中的“镜平”是指什么? A. 水面平静
B. 天空明朗
C. 山川秀丽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陆游的《秋晚》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之美,前者更侧重于秋天的静谧与悠闲,后者则展现了山居生活的恬淡与幽静。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陆游及其作品,提升对古诗词的欣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