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应之二扇》
时间: 2025-01-19 17:53: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纺车补网住溪头,
草木萧萧隐显秋。
贾客数声何处橹,
水云庆却羡渔舟。
一带晴林散晓鸦,
山边理棹钓云沙。
有人策蹇春风里,
应向溪头问酒家。
白话文翻译:
在溪头,纺车和补网停放着,
草木萧瑟,隐约显现出秋意。
贾客的几声橹声,来自何方呢?
水面和云彩让人羡慕那些渔舟。
一片晴朗的林间,晨鸦散落飞翔,
山边划船,钓鱼于云沙之间。
有人在春风里策马而行,
应该向溪头的酒家打听。
注释:
- 纺车:用来纺纱的工具,象征着劳动与生活。
- 补网:修补渔网,说明渔民的生活状态。
- 萧萧:形容草木的凋零状态,突出秋天的萧条。
- 贾客:做生意的人,表示生活的繁忙。
- 橹声:船只划水所发出的声音,增添画面感。
- 水云:水面与云彩,营造出自然的美景。
- 策蹇:骑马行走,表示自由自在的状态。
- 问酒家:向酒家询问,体现人们对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风格清新雅致,常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题应之二扇》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诗人借助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由的向往。
诗歌鉴赏:
《题应之二扇》是一首描绘秋日溪头景象的诗作,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诗首句“纺车补网住溪头”,通过纺车与补网的意象,展现了渔民的生活状态,暗示了人们在自然中辛勤劳作的情景,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宁静的秋日午后。接着“草木萧萧隐显秋”,则通过萧条的草木,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贾客数声何处橹”,则引入了人们的生活,贾客的橹声与水面上渔舟的安静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此时水云相映,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仿佛在倾听自然的低语。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描绘了晨鸦在林中散飞的画面,和山边垂钓的情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应向溪头问酒家”,不仅是对生活的期待,也反映了人们渴望交流与分享的内心。
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纺车补网住溪头:描绘了溪边的生活场景,暗示了渔民的辛勤劳动。
- 草木萧萧隐显秋:秋天的来临使得草木变得萧索,营造了寂寥的氛围。
- 贾客数声何处橹:通过听到的橹声,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
- 水云庆却羡渔舟:水面与云彩的美景,让人羡慕渔民的自由生活。
- 一带晴林散晓鸦:描绘晨曦中,林间飞翔的晨鸦,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 山边理棹钓云沙:山边的钓鱼者,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有人策蹇春风里:描绘骑马的人,表现出自由自在的状态。
- 应向溪头问酒家:表现对生活的期待,体现人们对交流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拟人生活,展现情感。
- 拟人:草木与自然被赋予情感,增强了画面感。
- 对仗:如“水云庆却羡渔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逍遥自在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头:象征着宁静与自然。
- 草木:代表秋天的萧索,传达季节的更替。
- 贾客:象征着人们的生活状态与繁忙。
- 渔舟:代表自由与闲适的生活方式。
- 晨鸦:象征希望与生机。
- 酒家:传达了人际交流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纺车”指的是什么? A. 渔民的工具
B. 纺织的工具
C. 农具 -
诗中提到的“贾客”指的是什么人? A. 渔民
B. 商贾
C. 诗人 -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哪个季节的特征?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题应之二扇》与王维《山居秋暝》:两首诗都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感受与哲思,而曹勋的诗则更强调生活的细腻与真实。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更深入理解古典诗词的魅力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