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常山屯田张中行寄赠》

时间: 2024-09-19 21:32:42

紫荷焦脱燥宫毫,万里边霜扰鬓毛。

不称衰年开幕府,只堪平世掾功曹。

飞蓬转野初无定,疮雁惊弦久未高。

犹有一愁何计奈,掷{缗纟换石}难报美人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紫荷焦脱燥宫毫,万里边霜扰鬓毛。 不称衰年开幕府,只堪平世掾功曹。 飞蓬转野初无定,疮雁惊弦久未高。 犹有一愁何计奈,掷缗纟换石难报美人刀。

白话文翻译:

紫色的荷花已经焦枯,宫中的毛笔也干燥无用,边疆的霜雪侵扰着我的鬓发。 我已不适合在衰败之年开设幕府,只能在这个平凡的时代做一名小官。 像飞蓬一样在野外飘转,初时没有固定的方向,像受伤的雁鸟听到弓弦声久久不能高飞。 我心中仍有一愁无法排解,用渔网和石头难以回报美人的恩情。

注释:

  1. 紫荷焦脱燥宫毫:紫荷,指紫色的荷花,焦脱燥,形容荷花枯萎。宫毫,宫中的毛笔,此处比喻文人的才情。
  2. 万里边霜扰鬓毛:边霜,边疆的霜雪,扰鬓毛,指霜雪侵扰鬓发,形容岁月催人老。
  3. 不称衰年开幕府:衰年,指年老体衰。开幕府,指开设幕府,担任重要职务。
  4. 只堪平世掾功曹:平世,指平凡的时代。掾功曹,古代官职名,指小官。
  5. 飞蓬转野初无定:飞蓬,比喻漂泊不定。转野,在野外飘转。
  6. 疮雁惊弦久未高:疮雁,比喻受伤的雁鸟。惊弦,听到弓弦声,比喻受到惊吓。
  7. 掷缗纟换石难报美人刀:掷缗,抛掷渔网。纟换石,用绳子换石头,比喻无用的回报。美人刀,比喻美人的恩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是宋祁回应常山屯田张中行的赠诗,表达了自己年老体衰、无法施展抱负的无奈心情。

创作背景: 此诗是宋祁在回应张中行的赠诗时所作,反映了作者在晚年对个人命运和时代背景的深刻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传达了一种无奈和愁绪。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宋祁晚年的心境。诗中“紫荷焦脱燥宫毫”和“万里边霜扰鬓毛”描绘了自然景物的衰败和岁月的无情,同时也隐喻了作者自身的衰老和才情的枯竭。后文通过对“飞蓬”和“疮雁”的比喻,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漂泊不定和受到惊吓的内心状态。最后一句“掷缗纟换石难报美人刀”则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无法回报恩情的无奈和愁绪。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宋祁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1. 紫荷焦脱燥宫毫:这句诗通过紫荷的焦枯和宫毫的干燥,象征了作者才情的枯竭和岁月的无情。
  2. 万里边霜扰鬓毛:这句诗通过边霜的侵扰,形象地描绘了作者鬓发的衰老,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3. 不称衰年开幕府: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老体衰,无法再担任重要职务的无奈。
  4. 只堪平世掾功曹: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只能在平凡的时代做一名小官的无奈。
  5. 飞蓬转野初无定:这句诗通过飞蓬的比喻,表达了作者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6. 疮雁惊弦久未高:这句诗通过疮雁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受到惊吓,无法高飞的心境。
  7. 犹有一愁何计奈,掷缗纟换石难报美人刀: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无法回报恩情的无奈和愁绪。

修辞手法:

  1. 比喻:诗中多次使用比喻,如“紫荷焦脱燥宫毫”比喻才情的枯竭,“飞蓬转野”比喻漂泊不定,“疮雁惊弦”比喻受到惊吓。
  2. 拟人:诗中“万里边霜扰鬓毛”将边霜拟人化,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无情。
  3.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紫荷焦脱燥宫毫,万里边霜扰鬓毛”,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晚年的无奈和愁绪。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经历的反思,诗中传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才情枯竭和无法回报恩情的深刻感慨。

意象分析:

  1. 紫荷:象征才情的枯竭。
  2. 宫毫:象征文人的才情。
  3. 边霜:象征岁月的无情。
  4. 飞蓬:象征漂泊不定。
  5. 疮雁:象征受到惊吓。
  6. 掷缗纟换石:象征无用的回报。
  7. 美人刀:象征美人的恩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紫荷焦脱燥宫毫”中的“宫毫”指的是什么? A. 宫中的毛笔 B. 宫中的荷花 C. 宫中的石头 D. 宫中的绳子

  2. 诗中“万里边霜扰鬓毛”中的“边霜”象征什么? A. 岁月的无情 B. 边疆的战争 C. 边疆的和平 D. 边疆的繁荣

  3. 诗中“掷缗纟换石难报美人刀”中的“美人刀”象征什么? A. 美人的恩情 B. 美人的武器 C. 美人的财富 D. 美人的智慧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与宋祁的这首诗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2. 杜甫《登高》: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个人命运和时代背景的深刻感慨,与宋祁的这首诗有相似的主题思想。

诗词对比:

  1.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与宋祁《答常山屯田张中行寄赠》: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和时代背景的深刻感慨,但苏轼的诗更加豪放洒脱,而宋祁的诗更加深沉凝重。
  2. 杜甫《登高》与宋祁《答常山屯田张中行寄赠》: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和时代背景的深刻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加悲壮激昂,而宋祁的诗更加细腻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注》:这本书收录了宋代多位诗人的作品,包括宋祁的诗歌,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宋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2. 《宋诗鉴赏辞典》:这本书对宋代诗歌进行了详细的鉴赏和解析,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宋祁的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