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蝉声
作者: 刘商 〔唐代〕
萧条旅舍客心惊,
断续僧房静又清。
借问蝉声何所为,
人家古寺两般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客在萧索的旅舍中感到心惊的情景,听到的蝉鸣声在静谧的僧房中断续响起。诗人询问蝉鸣的原因,发现人家与古寺的声音截然不同。
注释:
字词注释:
- 萧条:形容环境冷清、寂寞的样子。
- 旅舍:指客栈、旅馆。
- 客心惊:旅客因环境的冷清而感到惊慌、不安。
- 断续:形容声音时有时无,不连续。
- 僧房:指僧人的居住处。
- 借问:用来表示询问,表明诗人的疑问。
- 何所为:指做什么,表示对蝉鸣的疑惑。
- 人家:指住家、普通人家。
- 古寺:指历史悠久的寺庙。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古寺”与“人家”反映出古代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宗教的关系。蝉声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常常被用来象征孤独、思念等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商,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他的诗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沉静细腻的描写。
创作背景:
这首《秋蝉声》写于秋季,可能是在一个旅行途中,诗人观察到周围的环境,因而产生了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孤独感的感悟。
诗歌鉴赏:
《秋蝉声》是一首以风景描写为背景的抒情诗,诗人在旅途中所见所闻引发了深刻的情感反思。首句“萧条旅舍客心惊”直接点明了环境的冷清与旅客内心的不安,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气氛。接着通过描写“断续僧房静又清”的场景,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孤独感。蝉声作为自然的声音,既是秋天的标志,又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短暂。特别是“借问蝉声何所为”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思考和对生活的哲学探讨。
最后一句“人家古寺两般声”则通过对比,揭示了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人家与古寺的声音各有不同,暗示着人们在生活中面对的不同选择与境遇。整首诗以蝉声为线索,结合环境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具有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意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萧条旅舍客心惊:描绘了旅舍的冷清,旅客心中感到不安。
- 断续僧房静又清:僧人的房间宁静而清幽,形成对比。
- 借问蝉声何所为:诗人对蝉声的来源和意义产生疑惑。
- 人家古寺两般声:反映了不同生活状态下的声音差异,揭示了生活的多样性。
修辞手法:
- 对比:旅舍和僧房的静与动、清与惊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蝉声被赋予了情感,引发人的思考。
- 意象:蝉声、旅舍、僧房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丰富的情感世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与孤独的思考,借助自然界的蝉声,反映出人们在不同环境中的内心世界,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蝉声: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常与孤独和思念相联系。
- 旅舍:象征流浪与不安,体现诗人的心境。
- 僧房:代表宁静与内省,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写的环境是怎样的?
- A. 热闹的市场
- B. 萧条的旅舍
- C. 繁华的街道
- D. 美丽的花园
-
蝉声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欢乐
- B. 孤独与思念
- C. 繁荣
- D. 努力拼搏
-
诗中的“人家”与“古寺”有什么区别?
- A. 位置不同
- B. 声音不同
- C. 建筑风格不同
- D. 人口不同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刘商的《秋蝉声》更侧重于对孤独与思考的描写,而李白则通过对历史的感慨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两者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唐诗的意象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