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时间: 2025-01-19 22:43:54

灞岸青门有弊庐,昨来闻道半丘墟。

陌头空送长安使,旧里无人可寄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灞岸青门有弊庐,
昨来闻道半丘墟。
陌头空送长安使,
旧里无人可寄书。

白话文翻译:

在灞水岸边的青门旁,有一间破旧的房屋。
昨天听说长安半丘的地方已经荒废了。
在陌头空荡荡地送走前往长安的使者,
回到故乡却没有人可以寄信。

注释:

  • 灞岸:指的是灞水的河岸,灞水是长安附近的一条河流。
  • 青门:指青色的门,可能是作者家门的一个象征。
  • 弊庐:破旧的房屋。
  • 半丘墟:长安附近的半丘已经变得荒废,这里暗示着繁华的长安已不复存在。
  • 陌头:道路的边缘,送别的地方。
  • 长安使:前往长安的使者,象征着离别和远行。
  • 旧里:指故乡。
  • 寄书:寄送信件,表达离别的思念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商,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多数作品表现出对离别、乡愁的深刻感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情感。

创作背景:

《送别》创作于唐代盛世之时,社会繁荣,文化昌盛。诗人在离别时,感受到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昔日繁华的追忆,反映了人们在动荡与变迁中的无奈与悲伤。

诗歌鉴赏:

《送别》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感的诗,字字句句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友人的不舍。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破旧的庐舍,似乎隐喻着时光的流逝和沧桑的变迁。灞岸青门的意象,给人一种寂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繁华。接着,诗人提到半丘的荒废,暗示着长安的衰落与离别的无法挽回,情感愈加浓烈。最后两句表现了送别的孤独,陌头空送长安使,旧里无人可寄书,不禁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寂与无奈。整体而言,诗歌通过对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故乡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迷茫,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苦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灞岸青门有弊庐:描写了一个环境,强调了破旧的房屋与青门的存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2. 昨来闻道半丘墟:通过“昨来”引入时间,表达了对信息的接收,暗示着对过去繁华的怀念。
  3. 陌头空送长安使:人在送别时的孤独感,使用“空”字强调了送别的冷清。
  4. 旧里无人可寄书:表达了无处寄信的孤独,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疏远。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半丘墟”比喻长安的衰败。
  • 对仗:如“长安使”和“寄书”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青门、弊庐等意象深刻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离别与思乡,体现了人在变迁中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表达了人们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门:象征着故乡的门,代表归属和温暖。
  • 弊庐:代表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
  • 长安:象征着繁华与梦想,也暗示着失落与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A. 灞岸青门有弊庐
    B. 昨来闻道半丘墟
    C. 旧里无人可寄书
    D. 陌头空送长安使

  2. “长安使”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繁华
    B. 离别
    C. 思乡
    D. 送信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送友人》

诗词对比:

  • 比较《送别》与王维的《送别》:两者都表现了离别的主题,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而刘商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