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手录乡先辈金缕酬春词竟,次集中韵书后》
时间: 2025-01-03 12:50: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缕曲·手录乡先辈金缕酬春词竟,次集中韵书后
作者: 袁荣法
小子生斯载。空感嘅百年曾几,市朝都改。
一卷春词千劫后,披故帙尚生新采。
看尽是胜时仙宰。休笑昔人吾未见,
料昔人见我颐为解。楚吟罢,夙狂在。
尘封蜡屐今番倍。早辜负晴郊走马,
画桥挑菜。自界乌丝书细字,
眼底顿然潇洒。者风月不须钱买。
欲上高城倾北斗,怕酒醒客思深于海。
怜璅蛣,寄生蟹。
白话文翻译
这一年我出生。空自感慨百年间经历了多少变迁,
市井风貌都已改变。
一本春词经过千劫之后,打开旧书卷却仍然焕发出新的风采。
看尽世间的风光与胜景。不要嘲笑我未见的往昔,
想必昔日的人看到我这样的生存也是不解的吧。
楚地的吟唱结束,往日的狂热依旧在。
尘封的蜡屐如今显得更加珍贵。
早已辜负了晴天的郊游,
在画桥上采摘蔬菜。
我用乌丝书写细字,
眼中顿时变得潇洒自如。这风花雪月不需要金钱来买。
想要登上高城俯瞰北斗,
但怕酒醒后,思绪会比大海更深。
可怜那寄生的蟹,
在我心中无处安放。
注释
- 小子:指年轻人,作者自谦。
- 百年:泛指时间的流逝,体现历史的变迁。
- 春词:春天的诗词,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 故帙:旧的书卷或文献。
- 仙宰:指世间的美好事物。
- 楚吟:指楚地的诗歌,代表一种文化风格。
- 蜡屐:一种古代鞋子,象征着历史与尘封的记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荣法,生活在近代,因其作品而受到关注,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常常在诗中融入对往昔的回忆和对当下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春天,作者手录了乡先辈的诗词,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金缕曲》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传承。诗中所用的意象丰富,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现世的感慨。作者以“空感嘅百年曾几”开启,全诗弥漫着一种怀旧的情感。通过“市朝都改”,传达出社会变迁所带来的无奈与思考。而“一卷春词千劫后”则表现出文化的持久力量,尽管经历了千劫,依然生机勃勃。诗中还提到“楚吟”,彰显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诗人对其的珍视。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对往昔的追忆中,透露出对现实的迷惘与不安。尤其在“欲上高城倾北斗,怕酒醒客思深于海”中,诗人显露出对人生的无奈,思绪如海,难以平复。最后以“怜璅蛣,寄生蟹”收尾,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感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子生斯载”:自谦,表明年轻人的身份。
- “空感嘅百年曾几,市朝都改”: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 “一卷春词千劫后”:旧书卷依然焕发新采,象征文化的永恒。
- “看尽是胜时仙宰”:对世间美好事物的感叹。
- “楚吟罢,夙狂在”:对楚文化的回忆与自我情感的延续。
修辞手法:
- 对比: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增强了诗词的层次感。
- 隐喻:通过“高城倾北斗”隐喻追求理想与渴望的深远。
- 拟人:将“风月”拟人化,表现出自然的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词:象征着希望与生命。
- 蜡屐:代表了历史与过往的记忆。
- 高城: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楚吟”是指什么?
- A. 楚地的诗歌
- B. 楚国的历史
- C. 楚人的生活习惯
-
“一卷春词千劫后”表达了什么?
- A. 文化的消亡
- B. 文化的持久性
- C. 个人的孤独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袁荣法的作品与李白的《庐山谣》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悟,但袁的作品更倾向于历史和文化的反思,而李白则更注重自然的壮丽与自我情感的宣泄。
参考资料
- 袁荣法相关研究文集
- 中国古诗词选读
- 《近代诗人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