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雨中》
时间: 2025-01-04 11:23: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楼雨中
高翥 〔宋代〕
长安市上僦楼居,
闲裹身心尽自如。
十日雨声春对酒,
一窗镫影夜观书。
茶经未展愁先醒,
芭录才看病已除。
所欠短檐晴景好,
拆桐花月共扶疏。
白话文翻译:
在长安城的楼中居住,
闲适地包裹着身心,完全自在。
十天的雨声伴着春天的酒,
一扇窗前的灯影下夜读书籍。
茶经尚未展开就愁绪已醒,
芭蕉叶才刚看病就已痊愈。
我所缺少的只是短檐下的晴好天气,
愿与桐花月色共享这份清幽。
注释: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今西安。
- 僦楼:租住楼房。
- 闲裹:悠闲地包裹,形容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
- 镫影:灯光的影子。
- 茶经:指茶的相关书籍。
- 芭录:芭蕉,植物名;此处可能指芭蕉叶。
- 短檐:屋檐短,通常是指小屋或简陋的房屋。
- 扶疏:形容树木枝叶繁茂,疏影摇曳。
典故解析:
诗中并未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描绘的场景与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息息相关,表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翥,宋代诗人,生平多有诗文流传,其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本诗可能创作于高翥身处长安时,正值春雨绵绵的季节,诗人通过雨中小楼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感悟。
诗歌鉴赏:
《小楼雨中》展现了诗人高翥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情感。诗的开头就将读者带入长安城的楼居,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中“长安市上僦楼居,闲裹身心尽自如”,以“僦楼居”引入,表现出一种自在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并非奢华,而是对简单生活的享受。
雨声伴随着春日的酒,形成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诗中提到的“十日雨声春对酒”,不仅表达了雨天的静谧,也隐含了诗人对生活中小确幸的珍视。夜晚的灯光映照书籍,营造出一种温馨的学习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茶经未展愁先醒,芭录才看病已除”,则反映出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与敏感。虽然尚未展开茶经的学习,心中的忧愁却悄然浮现,显示出对生活的深思与感悟。
最后两句“所欠短檐晴景好,拆桐花月共扶疏”,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与自然的美景共享宁静。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使整首诗歌在清新自然的氛围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安市上僦楼居:描绘了诗人租住在长安城的小楼,表明生活的环境。
- 闲裹身心尽自如:表达了一种放松、自得其乐的心境。
- 十日雨声春对酒:雨声与春天的酒相伴,营造出一种氛围。
- 一窗镫影夜观书:夜晚在灯下读书,表现了诗人的学习与思考。
- 茶经未展愁先醒:茶经尚未展开,忧愁却已产生,显示出诗人的细腻情感。
- 芭录才看病已除:芭蕉叶虽未看病,病痛已去,象征着希望与恢复。
- 所欠短檐晴景好:渴望短檐下能有晴好天气,体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拆桐花月共扶疏:表达了与自然美好景色共享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雨声”象征着忧愁与宁静。
- 拟人:雨声似乎在与人对话,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闲裹身心尽自如”与“所欠短檐晴景好”,形成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简单、闲适生活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着忧愁与宁静,仿佛在洗净心灵。
- 酒:代表着愉悦与放松,生活中的小确幸。
- 书:象征着知识与智慧,诗人内心的追求。
- 芭蕉: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复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高翥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十日雨声”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宁静
C. 喜悦
D. 愤怒 -
诗中“茶经未展愁先醒”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对未来的期盼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知识的渴望
D.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 《月下独酌》 李白
诗词对比: 比较高翥的《小楼雨中》与杜甫的《春夜喜雨》,两者都通过自然元素(雨、春天)表达情感,但高翥更偏向于悠闲与内心的宁静,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时世的忧虑与关怀。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不同感受与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