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杂兴二首》

时间: 2025-01-19 15:50:56

城中无处听蝉鸣,短策轻鞋晚出城。

行到柳限松影下,恰才闻得两三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城中无处听蝉鸣,短策轻鞋晚出城。
行到柳限松影下,恰才闻得两三声。

白话文翻译:

在城里找不到蝉鸣的地方,轻装短裤,晚些时候走出城。
走到柳树下、松影中,正好听到几声蝉鸣。

注释:

  • 城中:指城市内部。
  • 无处:没有地方。
  • 蝉鸣:蝉的鸣叫声。
  • 短策:短的竹竿,或指轻便的行装。
  • 轻鞋:轻便的鞋子。
  • 柳限:指柳树的边界。
  • 松影:松树的影子。
  • 恰才:正好刚刚。

典故解析:

此诗虽不涉及具体典故,但“蝉鸣”在古诗中常象征着夏日的宁静和自然的声音,反映诗人渴望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翥(生卒年不详),字子昂,号云峰,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出城与乡间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歌鉴赏:

《西湖杂兴二首》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走出城市,亲近自然的心路历程。开篇“城中无处听蝉鸣”,以直接的方式表达了城市的喧嚣与嘈杂,使人倍感压抑,想要逃离。接着“短策轻鞋晚出城”,则描绘了诗人轻装上路的轻快心情,仿佛一切烦恼都在这一刻抛诸脑后。最后一句“行到柳限松影下,恰才闻得两三声”,则是诗人的心灵与自然的契合,蝉鸣的声音在松影下响起,仿佛是大自然对诗人的回应,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美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独特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令人向往自然的清幽与自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城中无处听蝉鸣:在城市中找不到蝉鸣的声音,暗示城市的喧闹与孤独。
  2. 短策轻鞋晚出城:轻装出行,表现出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渴望。
  3. 行到柳限松影下:走到柳树和松树的影子下,显示出环境的优美。
  4. 恰才闻得两三声:正好听到几声蝉鸣,描绘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短策轻鞋”,两者搭配,使句子和谐。
  • 意象:蝉鸣、柳松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象,增强了诗意。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逃离城市喧嚣的心情,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意象分析:

  • 蝉鸣:象征夏日的宁静与自然的呼唤。
  • 柳树与松树:代表自然环境的宁静与清新,构成了诗人的恬静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城中无处听蝉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城市的热爱
    B. 对自然的向往
    C. 对蝉的厌恶

  2. “短策轻鞋晚出城”中“短策”指的是什么?
    A. 长裤
    B. 轻便的行装
    C. 城市的工具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鹿柴》: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诗词对比

  • 高翥的《西湖杂兴二首》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为细腻,后者则显得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