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缙云山鼎池二首》
时间: 2025-01-01 14:14: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缙云山鼎池二首 徐凝 〔唐代〕 黄帝旌旗去不回,空馀片石碧崔嵬。 有时风卷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 天地茫茫成古今,仙都凡有几人寻。 到来唯见山高下,只是不知湖浅深。
白话文翻译:
黄帝的旌旗一去不复返,只留下一片碧绿的石头高耸。 有时风卷起鼎湖的波浪,散开成晴天的雨点落下。 天地广阔,从古至今,仙境之地有多少人寻找。 来到这里只见到山的高低,却不知道湖的深浅。
注释:
- 黄帝旌旗:指黄帝的旗帜,黄帝在传说中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与仙境有关。
- 片石碧崔嵬:指一块高耸的碧绿色石头。
- 鼎湖:指缙云山的一个湖泊,传说中与黄帝有关。
- 散作晴天雨点来:形容风卷起的湖水像雨点一样散落。
- 仙都:指仙境般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凝,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缙云山的景色,通过对黄帝传说的联想,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缙云山鼎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对仙境传说的浪漫想象。诗中“黄帝旌旗去不回”一句,既表达了对黄帝传说的敬仰,也隐含了对仙境的向往。“有时风卷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则生动描绘了自然现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后两句通过对山的高低和湖的深浅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黄帝旌旗的意象,引入了仙境的传说,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 第二句:用“片石碧崔嵬”具体描绘了缙云山的景色,形象生动。
- 第三句:通过风卷湖浪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动态美。
- 第四句:通过对山和湖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好奇和探索。
修辞手法:
- 比喻:“散作晴天雨点来”将风卷湖浪比喻为晴天的雨点,形象生动。
- 拟人:“黄帝旌旗去不回”赋予黄帝旌旗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诗的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缙云山鼎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仙境传说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意象分析:
- 黄帝旌旗:象征着仙境和传说。
- 片石碧崔嵬:象征着自然的美景。
- 鼎湖浪:象征着自然的动态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帝旌旗”象征着什么? A. 仙境和传说 B. 战争和征服 C. 和平与安宁 D. 自然的美景
-
“有时风卷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B. 对仙境传说的向往 C. 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D. 对历史的感慨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是描绘自然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赞叹。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徐凝的《题缙云山鼎池二首》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徐凝的诗更多地融入了仙境传说,而李白的诗则更注重自然现象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凝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徐凝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唐代诗歌的背景和流派信息,有助于理解徐凝的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