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卓生甫二首
风雨潇潇境,山林落落姿。
安贫清似玉,嗜学古如饴。
世事两颦送,古心诸老知。
家庭多手泽,幸有宁馨儿。
白话文翻译:
在风雨潇潇的境地,山林显得格外清幽。
安于贫穷,心境如同洁白的玉石,
对古典知识的追求,犹如对甜美美食的迷恋。
世事的艰难让人皱眉,唯有年长者明白心中的古道。
家庭虽多手足之情,然而最欣慰的还是有宁馨的孩子。
注释:
- 潇潇:形容风雨细小而连绵,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 落落:形容山林的清幽和静谧。
- 安贫:安于贫穷的状态,心灵宁静。
- 古如饴:比喻对古典知识的喜爱,如同甜美的食物。
- 两颦:形容世事的艰难使人皱眉思索。
- 诸老知:指年长者对古道的理解和把握。
- 手泽:兄弟姐妹的关心和帮助。
- 宁馨儿:比喻家庭中的宁静和温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哲思,风格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对卓生甫的挽歌,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追忆,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人生、家庭与学问的感悟。
诗歌鉴赏:
《挽卓生甫二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首联以“风雨潇潇境”引入,描绘了一幅凄凉的自然图景,暗示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紧接着,诗人以“安贫清似玉”表达了对贫困生活的淡然态度,这种态度反映了他对物质的超然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第三联“世事两颦送”则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诗人通过皱眉表达了对世事的深思,而“古心诸老知”则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依恋与对年长者智慧的尊敬。最后一句“家庭多手泽,幸有宁馨儿”则给人带来了一丝温暖,尽管生活艰难,但有家人的陪伴与孩子的存在让人生出了一种幸福感。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既有对朋友的怀念,也蕴含着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雨潇潇境:描绘出一种孤独、凄凉的环境,使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无情。
- 山林落落姿:山林的静谧与清幽,映衬出诗人的内心宁静。
- 安贫清似玉:虽身处贫困,却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守。
- 嗜学古如饴:对知识的渴求,表达出对学习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 世事两颦送:现实的困苦让人苦恼,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 古心诸老知:年长者的智慧与经验,反映出对传统的重视。
- 家庭多手泽:兄弟姐妹之间的情谊,温暖了生活的艰辛。
- 幸有宁馨儿:孩子的存在给生活带来希望与慰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安贫比作“清似玉”,突出了精神的高洁。
- 拟人:通过“潇潇”形容风雨,给自然赋予了情感。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抒发了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家庭和传统文化的珍视。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雨:象征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 山林:代表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 玉:象征纯净与高洁,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 古:代表传统文化与智慧,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
- 儿:象征家庭的温暖与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安贫清似玉”中的“安贫”是什么意思?
A. 安于贫穷
B. 追求财富
C. 生活富裕 -
诗中提到的“世事两颦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思考
C. 兴奋 -
“家庭多手泽”中的“手泽”指的是什么?
A. 兄弟姐妹的关心
B. 亲戚的帮助
C. 朋友的支持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表达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 李白《月下独酌》:对孤独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陈著与王维的作品,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陈著更侧重于生活的哲理思考,而王维则注重自然的宁静与美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歌的全面解读。
- 《古典诗词鉴赏》:分析古典诗词的技巧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