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唐诏监簿池阳市征 宋祁 〔宋代〕 五鼓歇津亭,风帆去斗城。 美材王国秀,独木县官征。 萍密浮罂剂,蒪丝杂釜羹。 袁郎秋咏去,江月对盈盈。
白话文翻译:
五更时分,津亭的鼓声停歇,风帆启航前往斗城。 珍贵的木材在王国中显得格外秀美,单独一棵树被县官征用。 浮萍密集如同罂粟的药剂,蒪菜的丝与釜中的羹混合。 袁郎在秋天吟咏离去,江边的月亮对着他盈盈而照。
注释:
- 五鼓:古代夜间计时单位,相当于五更。
- 津亭:渡口边的亭子。
- 斗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个重要的城市。
- 美材:珍贵的木材。
- 王国秀:王国中的优秀之物。
- 独木:单独一棵树。
- 县官征:被县官征用。
- 萍密:浮萍密集。
- 罂剂:罂粟的药剂。
- 蒪丝:蒪菜的丝。
- 釜羹:釜中的羹汤。
- 袁郎:指袁枚,清代著名文学家。
- 秋咏:秋天的吟咏。
- 江月:江边的月亮。
- 盈盈:形容月亮圆满明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以诗见长。这首诗可能是宋祁在担任唐诏监簿期间,因公务前往池阳市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旅途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旅途的感慨。诗中的“美材王国秀,独木县官征”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珍贵木材的需求和征用,而“袁郎秋咏去,江月对盈盈”则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首句“五鼓歇津亭,风帆去斗城”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营造出一种旅途的氛围。中间两句“美材王国秀,独木县官征”通过对珍贵木材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资源的需求和征用,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最后两句“袁郎秋咏去,江月对盈盈”通过对袁枚的提及和对江月盈盈的描写,抒发了对文学艺术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宋祁清新脱俗的诗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五鼓歇津亭,风帆去斗城”:五更时分,津亭的鼓声停歇,风帆启航前往斗城,营造出一种旅途的氛围。
- “美材王国秀,独木县官征”:珍贵的木材在王国中显得格外秀美,单独一棵树被县官征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资源的需求和征用。
- “萍密浮罂剂,蒪丝杂釜羹”:浮萍密集如同罂粟的药剂,蒪菜的丝与釜中的羹混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增添了诗意。
- “袁郎秋咏去,江月对盈盈”:袁郎在秋天吟咏离去,江边的月亮对着他盈盈而照,抒发了对文学艺术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修辞手法:
- 比喻:“萍密浮罂剂”中,将密集的浮萍比喻为罂粟的药剂,形象生动。
- 对仗:“美材王国秀,独木县官征”中,“美材”与“独木”、“王国秀”与“县官征”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自然景物和人文风情的描写,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旅途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意象分析:
- 五鼓:象征时间的流逝。
- 津亭:象征旅途的起点。
- 风帆:象征旅途的进行。
- 美材:象征珍贵和美好。
- 独木:象征独特和稀有。
- 萍密:象征密集和繁盛。
- 蒪丝:象征细腻和美味。
- 江月:象征宁静和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五鼓”指的是什么? A. 五更时分 B. 五种鼓声 C. 五种乐器 答案:A
-
“美材王国秀”中的“美材”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珍贵的木材 C. 美丽的风景 答案:B
-
“袁郎秋咏去”中的“袁郎”指的是谁? A. 袁枚 B. 袁崇焕 C. 袁世凯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旅途的感慨。
- 杜甫《登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旅途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宋祁《唐诏监簿池阳市征》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旅途的感慨,但宋祁的诗更加简洁清新,而苏轼的诗则更加豪放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对理解宋祁的诗作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