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奉呈广平公》

时间: 2025-01-01 14:52:17

连空春雪明如洗,忽忆江清水见沙。

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

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

正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咏雪奉呈广平公
作者: 黄庭坚

连空春雪明如洗,
忽忆江清水见沙。
夜听疏疏还密密,
晓看整整复斜斜。
风回共作婆娑舞,
天巧能开顷刻花。
正使尽情寒至骨,
不妨桃李用年华。

白话文翻译

整片天空的春雪洁白如洗,
忽然想起江水清澈见底的沙滩。
夜里听那雪声时而细微,时而密集,
清晨看雪花整齐又斜斜落下。
风儿回旋着,仿佛在和雪花共舞,
天巧能让花朵在瞬间绽放。
即便寒冷侵入骨髓,
也无妨桃花和李花享受它们的年华。

注释

字词注释:

  • 连空: 整片天空。
  • 明如洗: 明亮得像洗过一样,形容雪的洁白。
  • 江清水见沙: 江水清澈到可以见到沙子。
  • 疏疏还密密: 雪声时而稀疏,时而密集。
  • 婆娑舞: 描述雪花在空中轻盈舞动的样子。
  • 天巧: 自然的巧妙。
  • 寒至骨: 寒冷到骨头里。
  • 桃李用年华: 桃花和李花在春天绽放,享受它们的美好时光。

典故解析:
诗中虽无直接典故,但“桃李”象征着春天和青春,体现了生命的轮回和自然的美好。桃李自古以来都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繁荣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魁卿,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北宋文学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山水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哲思。

创作背景:
《咏雪奉呈广平公》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黄庭坚在文学上有所造诣的阶段。冬雪的描绘既反映了自然的美,也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此诗以春雪为主题,通过描绘雪景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体悟。首句“连空春雪明如洗”以清晰的意象开篇,展现了春雪的洁白无瑕,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同时,诗人通过“忽忆江清水见沙”的转折,勾起对于江水清澈的回忆,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在雪中看到了春天的希望。

接下来的“夜听疏疏还密密”则利用声音的变化,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仿佛雪花在夜里轻轻落下,伴随着诗人思绪的起伏。清晨的“晓看整整复斜斜”则描绘了雪花在阳光下的美丽姿态,传递出一种和谐与宁静。

随着“风回共作婆娑舞”,诗人将自然的动感引入,展现风与雪的舞动,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美好。最后两句“正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诗人以感慨收尾,强调尽管寒冷来袭,但桃李依旧绽放,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希望。

整首诗运用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连空春雪明如洗: 描绘春天的雪,形容其洁白如洗,给人视觉上的冲击。
  2. 忽忆江清水见沙: 通过回忆江水的清澈,表达对自然美的向往。
  3. 夜听疏疏还密密: 描述夜晚雪落时的声音变化,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敏感。
  4. 晓看整整复斜斜: 清晨观察雪花的形态,给人一种静谧的美感。
  5. 风回共作婆娑舞: 赋予自然以生命,描绘风与雪的和谐共舞。
  6. 天巧能开顷刻花: 自然的奇妙让花在瞬间绽放,象征生机与希望。
  7. 正使尽情寒至骨: 强调寒冷的侵袭,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8. 不妨桃李用年华: 最后总结,虽寒冷,但生命依旧美好。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明如洗”比喻雪的洁白,“婆娑舞”将雪花赋予了舞动的人性,增强了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春雪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生命的坚韧与希望,即使在严寒中,桃李依旧盛开,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雪: 代表纯洁与希望,象征着生命的轮回。
  • 江水: 体现自然的清澈与宁静,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 桃李: 象征春天的繁荣与青春,代表生命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此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希望
    B. 冬天的严寒
    C. 江河的流淌
    D. 夜晚的宁静

  2. 诗中“明如洗”指的是什么?
    A. 江水的清澈
    B. 春雪的洁白
    C. 花瓣的颜色
    D. 风的轻柔

  3. 诗中提到的“桃李”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寒冷
    B. 生命的坚韧
    C. 冬天的雪花
    D. 江水的流动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雪梅》(王安石):描绘寒梅的坚韧与美丽。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表现雪景之壮丽。

诗词对比:

  • 《咏雪奉呈广平公》《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两首诗都描写了雪,但前者更注重细腻的观察与个人情感,而后者则强调壮阔的场景与壮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黄庭坚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