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封书
鹤台南望白云关,
城市犹存暂一还。
书出步虚三百韵,
蕊珠文字在人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鹤台上,向南望去可以看到白云关,虽然城市依旧存在,但只是一时的暂时返回。书信如同三百韵的诗歌一般,蕊珠般的字句在世间流传。
注释:
- 鹤台:指一种高台,可能为诗人所处的地点。
- 白云关:可能是指某个地理位置,象征着远方和希望。
- 城市犹存:表示城市的存在,暗示着现实的依旧。
- 书出步虚:书信如同虚空中的步伐,形容书信的轻盈和飘渺。
- 三百韵:可能指的是诗歌的韵律,象征文化和艺术的传承。
- 蕊珠文字:形容文字如同珍珠般美丽,寓意诗歌的珍贵。
典故解析:
本诗中的“白云关”可能与古代诗人所描绘的美好景象有关,常用以象征理想和远方的追求。而“蕊珠”则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文字和艺术的赞美,表明文字的美丽和价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稹是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主张“诗以言志”,其作品多表现生活的真实与情感的细腻,风格上兼具豪放与婉约。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充满思考与感怀的时刻,可能是在对人生经历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反映出诗人对书信与文字的珍视。
诗歌鉴赏:
《封书》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城市生活的对比,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诗的开头以“鹤台南望白云关”引入,描绘出一种高远的视野,给人以开阔和宁静的感觉。这种视野的获得,恰似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超然。
接着,诗中提到“城市犹存暂一还”,似乎在表达对现实的认同与思考。城市的存在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上的依托。诗人用“书出步虚三百韵”来形容书信的轻盈,表达了文字的力量和美丽。最后一句“蕊珠文字在人间”更是将文字的珍贵性与艺术性推向高潮,暗示着文化的传承与影响。
整首诗在意象上轻盈而富于哲理,情感上既有对现实的思考,又有对文化的赞美,构成了诗人丰富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鹤台南望白云关”:诗人站在鹤台上,向南方远望白云关,创造出一种高远的意境,象征着追求与理想。
- “城市犹存暂一还”: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认同,城市的存在代表着生活的现实。
- “书出步虚三百韵”:书信的轻盈与飘渺,通过诗的韵律来表达。
- “蕊珠文字在人间”:强调文字的美丽与价值,象征着文化的永恒。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文字比作蕊珠,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文字的珍贵与美丽。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间生活,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文字与文化的珍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意象分析:
- 鹤台:象征高远的追求与理想,具有超然的意味。
- 白云关:代表希望、理想的远方,暗示对未来的向往。
- 城市:现实生活的象征,体现生活的繁忙与琐碎。
- 书、文字:文化的载体,象征着知识与传承的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站在哪里眺望?
- A. 鹤台
- B. 白云关
- C. 城市
- D. 书中
-
“书出步虚三百韵”中的“步虚”意指?
- A. 书信的轻盈
- B. 书信的重量
- C. 诗的韵律
- D. 诗人的思考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元稹与白居易同为唐代诗人,他们的作品常常探讨人生、社会与文化。元稹的《封书》侧重于对文字与理想的赞美,而白居易的诗作则常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情世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文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