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二首》
时间: 2025-01-14 14:34: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夫差日淫放,举国求妃嫔。
自谓得王宠,代间无美人。
碧罗象天阁,坐辇乘芳春。
宫女数千骑,常游江水滨。
年深玉颜老,时薄花妆新。
拭泪下金殿,娇多不顾身。
生前妒歌舞,死后同灰尘。
冢墓令人哀,哀于铜雀台。
楚王竟何去,独自留巫山。
偏使世人见,迢迢江汉间。
驻舟春谿里,誓愿拜灵颜。
梦寐睹神女,金沙鸣珮环。
闲艳绝世姿,令人气力微。
含笑默不语,化作朝云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楚国王夫差的奢靡和对美人的追求,他自以为得到了王宠,却发现时光荏苒,已经没有美人可得。诗中提到碧罗阁,描绘了王宫的华丽,宫女成群,游玩江边。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美丽已然老去,泪水抹去的只是金殿的华丽,而那些娇美的女子却不再顾惜自己的生命。生前妒忌歌舞,死后却化为尘埃。对于楚王的去向,诗人发出感慨,留恋巫山的美景。即使世人看到这一切,也只是遥远的江汉之间。诗人驻舟在春溪边,发誓愿意拜灵神女,梦中见到神女,听到金沙的响声。那绝世的姿态令人感到无力,微笑着却默默无语,仿佛化作了朝云,随风飘散。
注释
字词注释:
- 夫差:楚国的国王,以奢靡著称。
- 妃嫔:指王妃和妾侍。
- 碧罗阁:指华丽的阁楼,象征权力与奢华。
- 宫女:指王宫中的女侍。
- 铜雀台:古时著名的台楼,象征历史的沧桑。
- 巫山:美丽的山,常与美人相连。
典故解析:
- “楚王”指的是历史上的楚国君王,代表了权力与奢华的象征。
- “铜雀台”是指三国时期的铜雀台,象征着历史的悲哀和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祖咏,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写古代历史和人物,风格清新流畅,擅长抒情。
创作背景:
诗作在唐代盛行,诗人通过古代故事反映当时社会的奢靡与衰退,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古意》为题,透过对夫差的描写,揭示了奢华生活的短暂与无常。诗人将目光投向历史,借助古代的故事来反思现实。开篇通过“夫差日淫放”的直接描绘,展现了权力者的奢靡与对美的追求,接着用“自谓得王宠,代间无美人”揭示了权力的虚幻与随时间流逝而消逝的美好。诗中“年深玉颜老,时薄花妆新”两句,触动了人们对美貌与青春易逝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无奈与哀伤。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铜雀台”的哀叹,体现了历史的悲哀与对人事无常的深思。最终,诗人以“化作朝云飞”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尽管一切都已化为云烟,但那份美丽仍然留存在心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夫差日淫放,举国求妃嫔。 夫差沉迷于奢华的生活,整个国家都在为他寻找美人。
- 自谓得王宠,代间无美人。 他自以为得到了王的宠爱,却发现自己身边没有美人。
- 碧罗象天阁,坐辇乘芳春。 描述了王宫的奢华与春日的美好。
- 宫女数千骑,常游江水滨。 描绘宫女们在江边游玩的情景。
- 年深玉颜老,时薄花妆新。 随着时间的流逝,美丽的容颜逐渐衰老。
- 拭泪下金殿,娇多不顾身。 在金殿下拭去眼泪,女子们多娇,却不顾自己的生命。
- 生前妒歌舞,死后同灰尘。 活着时嫉妒歌舞,死后变成尘埃。
- 冢墓令人哀,哀于铜雀台。 墓碑让人感到悲哀,尤其是铜雀台。
- 楚王竟何去,独自留巫山。 楚王去向何处,只留下美丽的巫山。
- 偏使世人见,迢迢江汉间。 让世人看到的只是遥远的江汉。
- 驻舟春谿里,誓愿拜灵颜。 在春溪边停舟,誓愿拜见美丽的神女。
- 梦寐睹神女,金沙鸣珮环。 梦中见到了神女,听见金沙的响声。
- 闲艳绝世姿,令人气力微。 绝世的美丽让人感到无力。
- 含笑默不语,化作朝云飞。 她微笑而不语,仿佛变成了朝云,随风而逝。
修辞手法:
- 比喻: “化作朝云飞”形象地表达了美好事物的流逝。
- 对仗: 如“年深玉颜老,时薄花妆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夫差与美人的描写,表达了对权力与美的无奈、惋惜,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夫差: 权力与奢华的象征。
- 铜雀台: 历史的象征,承载着悲哀与惋惜。
- 巫山: 美丽与向往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夫差日淫放”描述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刘备
- B. 夫差
- C. 项羽
- D. 曹操
-
“年深玉颜老”表达的是什么主题?
- A. 爱情
- B. 时光流逝
- C. 战争
- D. 友情
-
“化作朝云飞”这一句中,诗人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夸张
- D. 对仗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祖咏的《古意二首》与李白的《庐山谣》都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感慨,但李白更加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的交融,祖咏则更侧重历史的沉淀与无常之感。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