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莲甫督部阅师马厂有诗索和不得已依韵赋呈》
时间: 2025-01-17 10:03:34意思解释
杨莲甫督部阅师马厂有诗索和不得已依韵赋呈
作者: 王振尧 〔清代〕
原文展示
良平不武勃无文,名世当朝作庆云。
词苑旧传羽猎赋,国威重见背嵬军。
苍凉战史寻龙血,熠爚兵符切玉纹。
薄海归心元老在,从容巾扇靖纷纭。
上兵应自伐谋先,笑睨邻王左右贤。
真见老罴横卧道,肯教虏马近窥边。
北门管钥防秋地,西汉楼船肄武年。
但使执戈同卫国,不须计亩策屯田。
临流立马晓尘清,玉帐无声画角鸣。
八阵风云随手变,九霄日月照心明。
禁中有语询颇牧,天上何时洗甲兵。
橐笔从军老王粲,辕门尚听鼓茄声。
白话文翻译
良平不武、勃无文,名声显赫的世人,今朝如同庆云。
词苑中流传的羽猎赋,国家的威严在背嵬军中重现。
苍凉的战史中追寻龙的鲜血,熠熠生辉的兵符似切割的玉纹。
薄海归心的元老们还在,从容地用巾扇安抚纷扰的局势。
最优良的军事应当自我反省、谋划,嘲笑邻国的王者与左右贤臣。
真是看见老罴横卧在路上,难道要让敌兵近乎窥探边境?
北门把守钥匙以防秋天的来临,西汉的楼船曾在战斗的年份。
只要齐心协力保护国家,不必考量田地的亩数与屯田的计策。
在河边立马,晨曦清澈,玉帐无声,画角轻鸣。
八阵的风云随意变化,九霄的日月照耀着内心的明亮。
禁中有言询问颇牧,天上何时能洗净武器与兵器?
橐笔从军的老王粲,辕门依然能听到鼓声与茄声。
注释
- 良平:指良好的平和状态。
- 不武:缺乏武力。
- 勃无文:勃然生气而无文采。
- 羽猎赋:古代文人所作的关于狩猎的诗赋。
- 背嵬军:古代某支著名的军队。
- 苍凉战史:历史上悲惨的战争故事。
- 熠爚:光辉灿烂的样子。
- 薄海:指海边。
- 从容巾扇:用巾扇招架风波,形容从容不迫。
- 上兵应自伐谋先:强调自我反省和提前谋划。
- 邻王:邻国的王。
- 北门管钥:北门的防守工作。
- 西汉楼船:指古代西汉王朝的军舰。
- 执戈:拿起武器,象征守卫国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振尧,清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当时对国防和军事的关注,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定和人民安宁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王振尧对国家和军事的深刻反思,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中通过描绘战争历史的苍凉和对军事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开篇以“良平不武勃无文”引入,直指当时社会的政治状况,接着提到“国威重见背嵬军”,显示了对历史上赫赫战功的追忆。
诗中多处运用典故和历史人物,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比如提到“西汉楼船”,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当下军事力量的反思。尤其在“但使执戈同卫国”一句,强调了团结与共同守护国家的重要性,传达出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感。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既有气势磅礴的军事场景,又有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广博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思考,令人深思。最后一句“辕门尚听鼓茄声”则让人感受到一种不屈的斗志,仿佛在呼唤着每一个人都要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通过对比“良平”与“不武”,反映出社会的不安。
- 第二联提到的“羽猎赋”象征着文化自信与历史传承。
- 第三联的“寻龙血”,意在追溯历史的辉煌与悲壮。
- 中间部分则强调了自我反省与防卫的重要性。
- 最后的几句则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军事画面,象征着希望与光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八阵风云”暗指军事变化。
- 对仗:如“北门管钥 防秋地”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玉帐无声画角鸣”,赋予无声的帐篷以生动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强调国家的安全与人民的安宁。它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对未来的期盼,传递出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凉战史:象征历史的悲痛与教训。
- 兵符:象征权力与武力。
- 巾扇:象征从容与智慧。
- 青天日月:象征光明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羽猎赋”主要代表什么? A. 打猎的技巧 B. 古代的文化 C. 战争的策略
答案:B -
“但使执戈同卫国”表达了什么思想? A. 个人利益 B. 共同守卫国家 C. 独自作战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北门管钥”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武器 B. 防守的准备 C. 重要的诗句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愁,情感更为直接。
- 李白的《将进酒》则通过豪放的饮酒场景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无奈,风格与王振尧的沉稳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古典诗词赏析》
- 《中国古代军事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