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扈从御宿池》
唐代:祖咏
君王既巡狩,辇道入秦京。
远树低枪垒,孤峰入幔城。
寒疏清禁漏,夜警羽林兵。
谁念迷方客,长怀魏阙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君王巡游的场景,随着皇帝的到来,御辇驶入了秦京。远处的树木低矮,像是枪垒一般,孤立的山峰则隐入了帷幕般的城市中。寒风中,清晰的禁漏声传来,夜间的警报声响起,羽林军正在巡逻。谁会想到在这迷茫的地方,有人心中仍怀念着魏国的宫阙呢?
注释:
- 巡狩:指皇帝出巡,巡视四方。
- 辇道:指皇帝的车道。
- 秦京:指古代的都城,通常指长安。
- 寒疏:形容寒冷的天气,疏落的树木。
- 清禁漏:指清晨的禁声漏响,清静的环境中传来的声音。
- 羽林兵:是皇帝的亲卫军,负责保护皇帝的安全。
- 迷方客:指在异乡迷失方向的人。
- 魏阙:指魏国的宫殿,象征着对故国的怀念。
典故解析:
“魏阙”指的是魏国的都城,通常用来象征对故国的思念。此典故反映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祖咏是唐代著名诗人,生于盛唐时期,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他的作品多流露出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强盛、皇帝出巡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皇帝的巡游场景,表达了对权力与政治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个人在历史大背景下的迷惘与情感。
诗歌鉴赏:
《扈从御宿池》是一首描绘皇帝巡游的诗,表现了诗人对权力、故国及个人情感的复杂感受。开篇以“君王既巡狩”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庄严的场景,传达出皇帝威严的气氛。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远树低枪垒,孤峰入幔城”这样的意象,将自然与人造环境结合,反映出一种宁静而又压迫的感觉。诗中“寒疏清禁漏”一句,描绘了清晨的寒冷与寂静,更增强了孤独的氛围。最后,诗人在“谁念迷方客,长怀魏阙情”中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显示出一种对历史无奈的情感。整首诗在描写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使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渺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君王既巡狩:点明了诗的主题,皇帝在外出巡游。
- 辇道入秦京:说明皇帝的行程,进入都城。
- 远树低枪垒:远处的树木呈现一种低矮的状态,形象地表现出一种压迫感。
- 孤峰入幔城:孤立的山峰与城市的结合,象征着人与自然的融汇。
- 寒疏清禁漏:描绘了清晨的寒冷和安静,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气氛。
- 夜警羽林兵:夜间的警报声,突显了守卫的紧张气氛。
- 谁念迷方客:引入诗人的自我反思,表达对迷失的感慨。
- 长怀魏阙情:表达对故国的思念,情感浓烈。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远树低枪垒”,形象地比喻树木的低矮。
- 对仗:如“寒疏清禁漏,夜警羽林兵”,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文景象的结合,表现出复杂的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皇帝的巡狩,折射出个人对故国的思念与历史的沉重,表现了对权力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远树:象征着疲惫与孤独。
- 孤峰:代表着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无奈。
- 寒疏:传达出清冷的环境与内心的孤独。
- 魏阙:象征着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祖咏
D. 白居易 -
“寒疏清禁漏”中“禁漏”指的是什么? A. 夜间警报
B. 清晨的禁声
C. 皇帝的车队
D. 迷失的旅客 -
诗中提到的“魏阙”象征着? A. 权力
B. 乡愁
C. 旅行
D. 战争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对比祖咏的《扈从御宿池》和杜甫的《春夜喜雨》,两首诗都展现了对自然的观察,但祖咏更强调对权力与故国的思考,而杜甫则通过春夜的细腻描写,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与温暖。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