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画 沈周 〔明代〕 长松落落不受暑,鬓影钓丝俱渺然。碧江千里未入眼,飞过一鸥方可怜。
白话文翻译:
高大的松树在炎热的夏日中依然挺拔,不受暑气侵扰,树影婆娑,仿佛是老者的鬓发和钓丝都显得那么遥远而模糊。碧绿的江水绵延千里,却未曾进入我的视线,只有一只鸥鸟飞过,才显得格外可怜。
注释:
字词注释:
- 长松:高大的松树。
- 落落:形容松树挺拔的样子。
- 不受暑:不感到炎热。
- 鬓影:比喻松树的影子,也暗喻老者的形象。
- 钓丝:钓鱼的线,这里比喻松树的枝条。
- 渺然:遥远而模糊的样子。
- 碧江:碧绿的江水。
- 千里:形容江水绵延遥远。
- 未入眼:没有进入视线。
- 一鸥:一只鸥鸟。
- 可怜: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或令人怜悯。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但诗中通过对松树、江水、鸥鸟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宁静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希哲,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他的诗画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山水画著称,诗作多表现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沈周题画之作,通过对松树、江水、鸥鸟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感。诗中的松树象征坚韧不拔,江水象征广阔无垠,鸥鸟则象征自由自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画面。长松挺拔,不受暑气侵扰,象征着坚韧和超脱;鬓影钓丝的渺然,则透露出一种岁月悠长、人事已非的感慨。碧江千里未入眼,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而飞过的一鸥,则在这宁静的画面中增添了一抹动感和生命的气息。整首诗情感内敛,意境深远,体现了沈周诗画中常见的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松落落不受暑”:长松挺拔,不受暑气侵扰,象征坚韧和超脱。
- “鬓影钓丝俱渺然”:鬓影和钓丝都显得遥远而模糊,透露出岁月悠长、人事已非的感慨。
- “碧江千里未入眼”:碧江绵延千里,却未曾进入视线,表达了对广阔天地的向往。
- “飞过一鸥方可怜”:一只鸥鸟飞过,在这宁静的画面中增添了一抹动感和生命的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鬓影”比喻松树的影子,用“钓丝”比喻松树的枝条。
- 拟人:将松树拟人化,形容其“不受暑”。
- 对仗:“长松落落”与“鬓影钓丝”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通过长松、江水、鸥鸟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体现了隐逸情怀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松:象征坚韧和超脱。
- 鬓影:象征岁月悠长、人事已非。
- 钓丝:象征宁静和淡泊。
- 碧江:象征广阔无垠。
- 一鸥:象征自由自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长松”象征什么? A. 坚韧和超脱 B. 炎热和烦躁 C. 广阔和无垠 D. 自由和自在
-
“鬓影钓丝俱渺然”中的“渺然”是什么意思? A. 遥远而模糊 B. 清晰可见 C. 坚韧不拔 D. 自由自在
-
诗中的“碧江”象征什么? A. 坚韧和超脱 B. 炎热和烦躁 C. 广阔无垠 D. 自由和自在
-
“飞过一鸥方可怜”中的“可怜”是什么意思? A. 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或令人怜悯 B. 自由自在 C. 坚韧不拔 D. 遥远而模糊
答案:1. A 2. A 3. C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隐逸情怀。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沈周的《题画》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隐逸情怀,但沈周的诗更注重意象的简洁和意境的深远,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语言的优美和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沈周诗集》:收录了沈周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收录了大量古代山水诗,有助于深入理解山水诗的意境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