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怨·娇马频嘶》

时间: 2025-01-01 15:05:21

娇马频嘶。

晓霜浓、寒色侵衣。

凤帷私语处,翻成离怨不胜悲。

更与叮咛祝後期。

素约谐心事,重来了、比看相思。

如何见得,明年春事浓时。

稳乘金腰袅,来烂醉、玉东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别怨·娇马频嘶
作者: 赵长卿 〔宋代〕

娇马频嘶。晓霜浓寒色侵衣。
凤帷私语处,翻成离怨不胜悲。
更与叮咛祝后期。素约谐心事,
重来了比看相思。如何见得,
明年春事浓时。稳乘金腰袅,
来烂醉玉东西。

白话文翻译

娇马不停地嘶鸣,清晨的霜气和寒冷侵袭着衣服。
在凤帷低语的地方,反而变成了离别的怨恨,难以抑制的悲伤。
更有叮咛的祝愿希望未来的重聚。
素白的约定和心事,重来更比相思更深。
何时才能见到,明年春天的美好时光。
稳坐金腰袅的马车,来醉游东边的美景。

注释

  • 娇马:指优雅的马,象征着美好与自由。
  • 频嘶:马频繁地嘶鸣,表示焦虑或不安。
  • 凤帷:指华丽的帷幕,象征着温柔的情感交流。
  • 离怨:离别的怨恨,表现对离别的悲痛。
  • 叮咛祝后期:细语叮嘱和祝愿未来的相聚。
  • 素约:简单的约定,象征纯洁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尤其擅长描写离别与相思的主题。

创作背景

《别怨·娇马频嘶》创作于赵长卿的流亡时期,诗人因政治原因颠沛流离,常常思念故乡和亲友。诗中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诗歌鉴赏

《别怨·娇马频嘶》是一首情感深邃的作品。诗的开头以“娇马频嘶”引入,细腻地描绘出一种焦虑与不安的气氛,马的嘶鸣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痛苦。接着,诗人将情感置于“晓霜浓寒色侵衣”的环境中,寒霜的冷冽与衣裳的触感交织在一起,强化了离别的悲凉。

在“凤帷私语处”中,诗人描绘了一种温柔的亲密关系,但这种亲密又因离别而变得更加哀伤,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中的“素约谐心事”暗示了纯真而美好的情感,然而在离别的背景下,这种约定显得愈发珍贵和无奈。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将离别的痛苦与对未来重聚的美好期待交织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向往。最后一句“稳乘金腰袅,来烂醉玉东西”则是对未来重聚时光的期盼,暗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娇马频嘶:开篇描绘动情的场景,马的嘶鸣暗示着不安的情绪。
  2. 晓霜浓寒色侵衣:清晨的寒霜侵袭着衣物,感受到寒冷与孤独。
  3. 凤帷私语处:在华丽的帷幕下,亲密的交谈也变得悲伤。
  4. 翻成离怨不胜悲:离别的情绪让心中充满了怨恨与悲伤。
  5. 更与叮咛祝后期:希望未来能够重聚,表达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6. 素约谐心事:对彼此的约定象征着深厚的情感。
  7. 重来了比看相思:重聚的期待比相思更为强烈。
  8. 如何见得,明年春事浓时:表达对未来相见的渴望和期待。
  9. 稳乘金腰袅,来烂醉玉东西:描绘未来重聚的美好场景,象征着幸福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马的嘶鸣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体现了离别的痛苦。
  • 对仗:如“素约谐心事,重来了比看相思”,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的悲伤与对重聚的期待相结合,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与向往。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们在离愁别绪中的复杂情感,展现了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娇马:象征美好与自由,代表着诗人对爱情的向往。
  • 晓霜:象征寒冷与孤独,反映离别的悲凉。
  • 凤帷:象征温柔与亲密,是情感交流的空间。
  • 金腰袅:象征富贵与美好,代表未来的美好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娇马频嘶”是指: A. 马儿在高兴地叫
    B. 马儿因焦虑而嘶鸣
    C. 马儿在吃草
    D. 马儿在奔跑

  2. 诗中的“凤帷”主要象征: A. 战争
    B. 温柔的情感交流
    C. 远方的风景
    D. 亲友的离去

  3. 诗中提到的“素约”指的是: A. 复杂的约定
    B. 纯洁的情感约定
    C. 过去的承诺
    D. 未来的计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但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
  • 《木兰花慢》: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情感,与《别怨·娇马频嘶》相呼应。

参考资料

  • 《宋词大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