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思友三首》

时间: 2025-01-06 13:56:21

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

月下调鸣琴,相思此何极。

云间征思断,月下归愁切。

鸿雁西南飞,如何故人别。

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

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夜思友三首
作者:王勃 〔唐代〕

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
月下调鸣琴,相思此何极。
云间征思断,月下归愁切。
鸿雁西南飞,如何故人别。
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
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久别的友人让心中感到惆怅,异乡的景色也让我感到陌生。月光下,我轻轻拨动琴弦,思念的情感无边无际。云间的思绪断了,月下的归愁愈发浓烈。鸿雁飞向西南,难以再见旧友。每天在翠绿的山下,夜里在苍江边吟唱,依旧在遥远的思念中,杯中清酒映着芳香的绿意。


注释:

  • 久别:长时间不见。
  • 侵怀抱:侵入心怀,形容思念之情深重。
  • 他乡:异乡,指远离故乡的地方。
  • 调鸣琴:弹奏乐器,表达心情。
  • 相思此何极:思念的情感无穷无尽。
  • 征思:旅途上的思念。
  • 鸿雁:大雁,古时常用作传递书信的鸟类。
  • 翠山:青翠的山。
  • 苍江曲:苍茫的江水的乐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号凌云,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才华出众,尤其在诗歌、文章方面造诣颇深。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真挚,以抒发个人情怀和思考人生哲理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勃流亡他乡之际,表达了他对故乡和朋友的深切思念。社会动荡不安,个人命运多舛,促使他写下这充满感伤与思索的诗篇。


诗歌鉴赏:

王勃的《寒夜思友三首》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的每一联都充满了浓郁的情感,渗透着孤独与惆怅。首先,诗人以“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开篇,直入主题,表达了因长时间的离别而产生的心灵上的压迫感和对故乡风景的陌生感。接着,通过“月下调鸣琴,相思此何极”,展现了在月光下弹琴的情境,诗人借助乐器的声音传达自己无法抑制的思念之情,情感的深邃与广阔一目了然。

鸿雁的“西南飞”则是友人离别的象征,诗人以鸿雁为媒,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思念。诗的最后两句通过“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揭示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感悟与思索,在对青山和江水的吟唱中,诗人似乎在寄托着对友情的坚守与希望。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独具匠心,月下的琴声、云间的思绪、鸿雁的飞翔,构成了一幅情感丰富的画卷,展现了王勃深厚的艺术功底与情感表达的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久别侵怀抱:长时间的离别让内心感到压抑。
  2. 他乡变容色:在异乡看到的景色让人感到陌生。
  3. 月下调鸣琴:在月光下弹琴,表达内心的思念。
  4. 相思此何极:思念的情感难以尽述。
  5. 云间征思断:思绪在云间飘荡,感到断裂。
  6. 月下归愁切:在月光下感到归乡的愁苦。
  7. 鸿雁西南飞:鸿雁飞去,象征与故人的远离。
  8. 如何故人别:对故人离别的无奈与惋惜。
  9. 朝朝翠山下:每日在青翠的山下。
  10. 夜夜苍江曲:夜里在苍江边吟唱。
  11. 复此遥相思:再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12. 清尊湛芳绿:在杯中清酒的芳香中寄情思。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鸿雁”比喻思念的友人。
  • 拟人:把思念拟人化,表现情感的深厚。
  • 对仗:如“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形成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传达出孤独与惆怅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思念与孤独,常与情感联系。
  • :代表艺术与情感的表达。
  • 鸿雁:象征离别与思念。
  • 翠山、苍江:自然景色,表达诗人对故乡的眷恋。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月亮在古诗中常常与思念相连,琴声则是情感的寄托,鸿雁则成为远离与相思的代表。翠山与苍江则是对故乡自然景色的赞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鸿雁”象征什么? A. 友人的离别
    B. 自然景色
    C. 快乐的心情
    D. 生活的烦恼

  2. “月下调鸣琴”中的“鸣琴”意指?
    A. 听
    B. 弹奏
    C. 观赏
    D. 画画

  3.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A. 喜悦
    B. 失落与思念
    C. 愤怒
    D. 无聊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勃与李白在思念主题上的诗作,都通过自然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各自的风格。王勃的细腻与李白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但都能触动人的心灵。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王勃诗词研究》
  3. 《中国古诗词经典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