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柳》

时间: 2025-01-07 22:44:06

晨征犯烟磴,夕憩在云关。

晚风清近壑,新月照澄湾。

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

客行无与晤,赖此释愁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柳
作者: 王勃 〔唐代〕

晨征犯烟磴,夕憩在云关。
晚风清近壑,新月照澄湾。
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
客行无与晤,赖此释愁颜。

白话文翻译:

晨间出发,踏上烟雾缭绕的山石,傍晚时分,在云雾缭绕的关口休息。
傍晚的风清凉,拂过近处的山谷,新的月光照耀着清澈的水湾。
乡野的孩子们唱着歌回家,渡口的老者在钓鱼时也在歌唱。
旅途中没有人相识,唯有这美景让我释然愁苦。

注释:

  • 晨征:早晨出发。
  • :碰触、踏上。
  • 烟磴:烟雾缭绕的山石。
  • 夕憩:傍晚休息。
  • 云关:云雾缭绕的关口。
  • 清近壑:清风吹拂着近旁的山谷。
  • 新月:新生的月亮。
  • 澄湾:清澈的水湾。
  • 郊童:乡间的孩子。
  • 樵唱:砍柴时唱歌。
  • 津叟:渡口的老人。
  • 释愁颜:释怀心中的愁苦,展现笑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勃(650-676年),字子安,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俊逸、才情横溢而著称,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一生短暂,但他的作品尤其是《滕王阁序》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长柳》创作于王勃游历途中,反映了他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描绘了清晨出发、傍晚休息的场景,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诗歌鉴赏:

《长柳》是一首典型的写景抒情诗,诗人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思绪。诗的开头通过“晨征犯烟磴,夕憩在云关”描绘了旅途的场景,晨光与傍晚的对比,展现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接着,诗人描写傍晚的环境,晚风的清凉与新月的光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写“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表现了乡村生活的安宁与快乐。孩童的歌声与老人的钓鱼歌相辅相成,形成了生活的和谐美。然而,诗人却感到“客行无与晤”,在旅途中缺少相知之友,唯有这幅美景让他释然心中的愁苦,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谊的渴望,富有哲理性与时代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晨征犯烟磴:早晨出发,踏上烟雾缭绕的山石,展现出旅途的开始与新生的希望。
  2. 夕憩在云关:傍晚时分,在云雾缭绕的关口休息,暗示着旅途的疲惫与对自然的亲近。
  3. 晚风清近壑:晚风轻拂近旁的山谷,描绘出清新的环境,增加了诗的动感。
  4. 新月照澄湾:新月的光辉照耀着清澈的水湾,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5. 郊童樵唱返:乡间的孩子们唱着歌回家,表现出自然生活的乐趣。
  6. 津叟钓歌还:渡口的老人钓鱼时也在歌唱,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7. 客行无与晤:旅途中没有人相识,暗示了孤独与思索。
  8. 赖此释愁颜:唯有这美景让我释然愁苦,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依赖与慰藉。

修辞手法:

  1.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如“晨征”与“夕憩”,“郊童”与“津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2.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
  3. 拟人:晚风、月光等自然元素被赋予了感情,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情景,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晨征: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夕憩:代表归属与安宁。
  • 晚风:象征自然的清新与舒适。
  • 新月:象征希望与未来。
  • 郊童:代表纯真与快乐。
  • 津叟:象征生活的智慧与淡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晨征犯烟磴”意为: A. 清晨出发,踏上山石
    B. 晚上休息
    C. 乡童回家
    D. 渡口钓鱼

  2. 诗人在旅途中感受到的主要情绪是: A. 快乐
    B. 孤独
    C. 恐惧
    D. 忧伤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滕王阁序》:王勃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描绘了壮丽的景色与人生哲理。
  • 《静夜思》:李白的诗,展现了游子思乡的情感,与《长柳》的孤独感相呼应。

诗词对比:

  • 王勃 vs. 李白:两位诗人在描写自然时风格各异,王勃偏重细腻的观察与感悟,而李白则更注重豪放与气势。王勃的《长柳》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现出旅途中的孤独,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勃诗文集》
  • 相关古诗词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