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怀友杂体二首》

时间: 2025-01-06 09:50:28

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

复閤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

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夜怀友杂体二首
作者:王勃 〔唐代〕

北山烟雾始茫茫,
南津霜月正苍苍。
秋深客思纷无已,
复值征鸿中夜起。
复閤重楼向浦开,
秋风明月度江来。
故人故情怀故宴,
相望相思不相见。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夜晚,北山的烟雾开始弥漫,南岸的霜月显得格外苍茫。秋深时节,游子思念的情绪无尽无休,正好又遇到大雁在夜空中起飞。重楼的门再次向江边打开,秋风和明月共度这条江流。故人、故情和故宴,彼此遥望思念却无法相见。

注释

字词注释:

  • 茫茫:形容烟雾、云雾等景象的朦胧。
  • 苍苍:形容颜色、光线等的暗淡、阴沉。
  • 纷无已:形容思绪纷乱,无法停止。
  • 征鸿:指大雁,常用来比喻游子或离别的情感。
  • 复閤重楼:指重楼的门再次打开。
  • :岸边、河边。
  • 故人故情怀故宴:指对故人的思念、对往事的怀念,包含了对旧时欢聚的情感。

典故解析:
“征鸿”常用于古诗词中表达思乡之情,出自《离骚》中的“既替余以蕙纱兮, 纨扇兮”。大雁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远行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号少陵,唐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滕王阁序》等。他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人生哲理与感情思绪。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勃流亡期间,身在异乡的他常感受到对故乡及朋友的思念,尤其是在寒冷的夜晚,思绪更加难以自已。此时的社会动乱和个人遭遇使得他对过往的怀念愈发强烈。

诗歌鉴赏

《寒夜怀友杂体二首》是一首情感深邃、意象丰富的诗作。从开头的“北山烟雾始茫茫”便引入了一个朦胧而寒冷的夜晚,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思念之情。南津的霜月与北山的烟雾相映成趣,形成视觉上的对比,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孤独。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将思念的情感与外界景象结合,通过“秋深客思纷无已”的直接陈述,表达出他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大雁的起飞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离别与思乡的象征,引发读者对亲朋故友的共鸣。

诗的最后两句“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则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现状的无奈与感伤。王勃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使整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感人至深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北山烟雾始茫茫:北山的烟雾弥漫,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暗示了夜晚的寒冷与孤寂。
  • 南津霜月正苍苍:南岸的霜月显得冷峻,进一步加重了寂寥的氛围。
  • 秋深客思纷无已:深秋时节,游子思念故乡、故友的情绪愈发强烈,无法自已。
  • 复值征鸿中夜起:正值夜晚,大雁起飞,象征着离别与思乡。
  • 复閤重楼向浦开:重楼的门再次打开,暗示着对过往的回忆与期待。
  • 秋风明月度江来:秋风与明月的交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忧伤的意境。
  • 故人故情怀故宴:强调对故人的思念,对往日情景的怀念。
  • 相望相思不相见:虽然心中思念,但却无法与故人相见,突显孤独与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大雁比作思乡的游子,表达离别之情。
  • 对仗:如“北山烟雾,南津霜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如“故人故情怀故宴”,强化了思念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寒冷夜晚,诗人对故乡与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透露出孤独与无奈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雾:象征不确定性与迷茫。
  • 霜月:代表寒冷和孤寂。
  • 征鸿:象征离别与思乡。
  • 秋风明月:象征宁静与忧伤,营造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征鸿”指代什么?
    A. 大雁
    B. 小鸟
    C. 飞虫

  2. “故人故情怀故宴”中“故宴”指的是什么?
    A. 旧时的聚会
    B. 餐饮
    C. 友谊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忧伤与怀念
    C. 生气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孤独与思乡之情。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描写对亲人的思念与感伤。

诗词对比:
王勃与李白的思乡诗作都蕴含强烈的情感,但王勃的《寒夜怀友杂体二首》更侧重于对友人和往日的追忆,而李白的作品则多了一份洒脱与豪放。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