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参议用前韵记尝过余石林次韵答之》

时间: 2025-01-04 09:33:53

不复襄阳写孟亭,草斋人道是丹青。

那知客自从文举,但怪山能养伯龄。

世味无多真潦倒,归心欲寄每丁宁。

遥闻径竹添新影,更想岩花作远馨。

夜鹤未应真怨别,江鸥须信久忘形。

地偏故逐渊明远,风好常随禦寇泠。

痴坐正怜尘满案,醉眠终倚石为屏。

瀛洲学士烦追赋,尚记沧波接洞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复襄阳写孟亭,草斋人道是丹青。
那知客自从文举,但怪山能养伯龄。
世味无多真潦倒,归心欲寄每丁宁。
遥闻径竹添新影,更想岩花作远馨。
夜鹤未应真怨别,江鸥须信久忘形。
地偏故逐渊明远,风好常随禦寇泠。
痴坐正怜尘满案,醉眠终倚石为屏。
瀛洲学士烦追赋,尚记沧波接洞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在襄阳描写孟亭的美景,草斋中的人们说他的画技如同丹青。然而,他知道自己从文举之后,反而更加感叹于大山能养育出伯龄这样的才子。世俗的味道已经不再丰富,诗人归心似箭,常常感到无奈。遥闻竹林中增添的新影,想起了岩石间绽放的远方花香。夜鹤未必因离别而怨恨,江鸥也许早已忘却形状。生活在这偏远的地方,正如陶渊明所言,风景优美却也常常伴随忧虑。诗人痴坐在满是尘埃的案几前,醉卧在石头旁作为屏风。即使是瀛洲的学士也常常来烦扰他,但他仍记得那沧波与洞庭的连接。

注释

  • 襄阳:古地名,位于今湖北省,是诗人写作的背景之一。
  • 孟亭:指孟浩然的亭子,代表着优雅的文人生活。
  • 伯龄:指伯乐,喻指能识才之人。
  • 世味:世俗的情味,指世间的纷扰和无奈。
  • 丁宁:叮嘱,关心。
  • 遥闻径竹:远处的竹林传来新影,暗示着变化与新的希望。
  • 夜鹤:夜间的鹤,象征孤独与离别的哀伤。
  • 江鸥:江边的海鸥,象征自由与随意。
  • 渊明:指陶渊明,代表隐逸的生活方式。
  • 痴坐:沉迷于自己的思绪中。
  • 瀛洲学士:传说中的神仙,常被用来象征高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梦得,字德辉,号逸人,宋代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词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著称,其作品常反映对自然、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叶梦得晚年,反映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在世事变迁中,诗人虽有才华,却也感到无奈与孤独。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语言上清丽脱俗,意境上深邃动人。诗人以“襄阳”开篇,唤起读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中通过对“草斋人道是丹青”的描绘,展示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他渴望艺术的认可,却又对现实的无奈感到失落。接着,诗人借“世味无多真潦倒”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失望,归心似箭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

诗中提到的“径竹添新影”,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也象征着希望与变化。与之相对的“江鸥须信久忘形”,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又隐含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失落。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思与感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复襄阳写孟亭:不再在襄阳描写孟浩然的亭子,表明对往昔的惋惜。
  2. 草斋人道是丹青:草斋中的人说他的画技如同丹青,反映出对艺术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3. 那知客自从文举:自从通过科举考试,心境愈加复杂。
  4. 但怪山能养伯龄:感叹大山能养育出才子,诗人渴望得到认同。
  5. 世味无多真潦倒:对世俗生活的失望,感到潦倒。
  6. 归心欲寄每丁宁:归心似箭,渴望安宁。
  7. 遥闻径竹添新影:远处竹林新影,象征希望的到来。
  8. 更想岩花作远馨:岩石间的花香,寄托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9. 夜鹤未应真怨别:夜间的鹤未必因离别而怨恨,带有哲理的思考。
  10. 江鸥须信久忘形:江边的鸥鸟自在飞翔,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
  11. 地偏故逐渊明远:偏远之地,仿佛在追随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12. 风好常随禦寇泠:风景优美,但也常伴随忧虑。
  13. 痴坐正怜尘满案:沉迷于思考,桌面满是灰尘,象征生活的困顿。
  14. 醉眠终倚石为屏:醉卧石旁,表现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15. 瀛洲学士烦追赋:即使是高人也会来打扰,表现出诗人的烦恼。
  16. 尚记沧波接洞庭:仍然记得那美丽的沧波和洞庭湖,象征美好的回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夜鹤未应真怨别,江鸥须信久忘形”,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如“草斋人道是丹青”,表达了对艺术的向往。
  • 意象:使用自然景物,如竹林、岩花等,传达内心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襄阳:历史文化的象征,承载着过去的记忆。
  • 草斋:隐逸生活的象征,体现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竹林、岩花:自然之美,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事物。
  • 夜鹤、江鸥:自由的象征,表现内心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瀛洲:理想化的境界,象征着高人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孟亭”指的是哪个诗人?

    • A. 李白
    • B. 孟浩然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归心欲寄每丁宁”中的“丁宁”意指什么?

    • A. 叮嘱
    • B. 宁静
    • C. 乡愁
    • D. 安慰
  3. 诗人为何感到潦倒?

    • A. 自身能力不足
    • B. 对世俗生活的失望
    • C. 对自然的无奈
    • D.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 《归园田居》(陶渊明): 体现隐逸生活的理想。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 同样表达对亲人的思念,风格上更为沉重。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对历史的回忆与感慨,情感表达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人及其作品的收录。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详细分析古代诗词的艺术特点与文化内涵。

相关诗句

不复襄阳写孟亭,草斋人道是丹青。下一句是什么

那知客自从文举,但怪山能养伯龄。上一句是什么

那知客自从文举,但怪山能养伯龄。下一句是什么

世味无多真潦倒,归心欲寄每丁宁。上一句是什么

世味无多真潦倒,归心欲寄每丁宁。下一句是什么

遥闻径竹添新影,更想岩花作远馨。上一句是什么

遥闻径竹添新影,更想岩花作远馨。下一句是什么

夜鹤未应真怨别,江鸥须信久忘形。上一句是什么

夜鹤未应真怨别,江鸥须信久忘形。下一句是什么

地偏故逐渊明远,风好常随禦寇泠。上一句是什么

地偏故逐渊明远,风好常随禦寇泠。下一句是什么

痴坐正怜尘满案,醉眠终倚石为屏。上一句是什么

痴坐正怜尘满案,醉眠终倚石为屏。下一句是什么

瀛洲学士烦追赋,尚记沧波接洞庭。上一句是什么

不复襄阳写孟亭,下一句是什么

草斋人道是丹青。上一句是什么

草斋人道是丹青。下一句是什么

那知客自从文举,上一句是什么

那知客自从文举,下一句是什么

但怪山能养伯龄。上一句是什么

但怪山能养伯龄。下一句是什么

世味无多真潦倒,上一句是什么

世味无多真潦倒,下一句是什么

归心欲寄每丁宁。上一句是什么

归心欲寄每丁宁。下一句是什么

遥闻径竹添新影,上一句是什么

遥闻径竹添新影,下一句是什么

更想岩花作远馨。上一句是什么

更想岩花作远馨。下一句是什么

夜鹤未应真怨别,上一句是什么

夜鹤未应真怨别,下一句是什么

江鸥须信久忘形。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