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木清凉夜直厅,
愁人楼上唱寒更。
坐劳同步帘前月,
鼠动床头印锁声。
白话文翻译:
在清凉的水边树林中,夜色宁静而清爽,
愁苦的人在楼上唱着寒冷的更鼓。
我坐在帘前,月光照耀着,感到疲惫,
耳边传来鼠儿在床头活动的声音。
注释:
- 水木:指水边的树木,形容环境清幽。
- 清凉:形容夜晚的凉爽,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愁人:愁苦的人,可能指诗人自己或其他人。
- 寒更:夜间的更鼓,表示时间的流逝和夜的寒冷。
- 坐劳:坐得很累,形容疲惫。
- 同帘:意指与月光相伴,帘子前的月光。
- 鼠动:鼠儿在床头活动,暗示孤独与不安。
- 印锁声:鼠的活动声像是印在了锁上,形容夜的寂静中传来的细微声响。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孤独与人情冷暖的思考,借助自然景象与生活细节表达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洞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他的诗歌风格独具一格,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见称。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夜,诗人身处长安,感受到季节变换带来的孤独与忧愁,结合自身的处境,表达了一种对人世间冷暖的感慨。
诗歌鉴赏:
《秋宿长安韦主簿厅》是一首典型的唐诗,诗中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开篇“水木清凉夜直厅”描绘了一个凉爽的秋夜场景,给人以清新而宁静的感觉,似乎一切都在这片清凉中显得安静而美好。然而,随着“愁人楼上唱寒更”的出现,诗人情感的转折也随之展开。愁苦的人在楼上唱着更鼓,虽然声音清晰却透出一种无法言喻的寂寞与悲伤。与之相对的是诗人自己在月光下的坐劳,似乎在努力逃避内心的愁苦,但又无处可去。
接下来的“鼠动床头印锁声”,更是将诗中的孤独感推向极致,夜深人静,唯有床头的鼠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令人感到一丝不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人在秋夜中的孤独感与无奈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水木清凉夜直厅”:描绘秋天的夜晚,水边树木清晰可见,空气清新,营造出宁静的环境。
- “愁人楼上唱寒更”:愁苦的人在楼上唱着更鼓,暗示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孤独。
- “坐劳同步帘前月”:诗人坐在帘子前,月光洒下,感到疲惫,反映出对生活的感慨。
- “鼠动床头印锁声”:细微的鼠声打破了夜的静谧,增添了孤独感。
-
修辞手法:
- 对比:清凉的环境与愁苦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鼠声被描绘成“印锁声”,生动形象地传达出夜的孤寂。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清幽的秋夜,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愁苦的深刻感受,反映了人对温暖人情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水木:象征着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 寒更: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夜晚的冷清,暗示人生的无常。
- 月光:象征光明与希望,却也反映出诗人的孤独。
- 鼠声:象征着细微的生活琐事与内心的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水木清凉”描绘的是哪个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愁人楼上唱寒更”中,“愁人”指的是?
- A. 快乐的人
- B. 忧愁的人
- C. 忙碌的人
- D. 游玩的人
-
诗中提到的“鼠动”隐喻了什么?
- A. 快乐的生活
- B. 夜晚的热闹
- C. 孤独与不安
- D. 生活的富足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秋夕》 -白居易
-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描写了夜晚的孤独与思念,通过月光与思乡之情相结合,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对唐代诗歌的经典选集。
- 《李洞诗集》:收录了李洞的诗作及相关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