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华山和姚敏仲》
时间: 2025-01-06 09:52: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黄华山和姚敏仲
作者: 马霳 〔清代〕
城中独耸高山胜,
到此方闻鸟雀喧。
一片绿云铺雉堞,
双流白练绕江村。
亭临小市初通路,
屋对深林未有门。
险阻听君谈铁岭,
未曾攀陟已消魂。
白话文翻译
这座高山在城中独自耸立,
来到这里才听到鸟儿的欢叫。
一片绿色的云彩铺展在城墙上,
双条白色的溪流环绕着江边村庄。
亭子临近小市,刚刚通上了路,
房屋面对着深邃的森林,没有门可入。
听你谈论铁岭的险阻,
未曾攀登就让我神魂俱醉。
注释
- 耸: 高耸,形容山势高大。
- 雀: 指鸟类,这里强调生机与活力。
- 绿云: 形容树木茂盛,像云一样的绿色。
- 雉堞: 雉堞指城墙,表示城市的边界。
- 白练: 比喻白色的溪流,形容水流如练。
- 亭: 指楼亭,供人休息的地方。
- 险阻: 指山险的地理环境。
典故解析
“铁岭”是指中国东北地方的一个地名,因其地势险峻而著称,诗中提及可能与诗人对自然险境的向往和敬畏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霳,清代诗人,才华横溢,以山水诗见长。他的作品常以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著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化与自然的和谐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游览黄华山时,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人文景观的感慨,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黄华山的壮丽景色与周边环境的和谐交融,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开头两句以“城中独耸高山胜”引入,突出山的雄伟与独特,随后通过“鸟雀喧”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氛围,显示出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
转折之处,“一片绿云铺雉堞”,以绿云象征生机与繁荣,映衬出城市的繁华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而“亭临小市初通路”,则暗示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表现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最后几句,诗人提到“险阻听君谈铁岭”,表现出对自然险峻的敬畏以及对探险的向往,强调了未曾攀登已感到心灵的震撼。这种感受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思索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联系,体现了清代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城中独耸高山胜: 描述高山在城市中独自耸立,突出其雄伟。
- 到此方闻鸟雀喧: 到达这里,才能听到鸟儿的欢叫,强调自然的生机。
- 一片绿云铺雉堞: 绿色的树木像云一样铺展在城市的墙垣上,象征生机与繁荣。
- 双流白练绕江村: 白色的溪流环绕着村庄,表现出自然的美丽。
- 亭临小市初通路: 亭子靠近小市,开始通往路,体现人与自然的连接。
- 屋对深林未有门: 房屋面对深林却没有门,暗示人与自然的隔离。
- 险阻听君谈铁岭: 听朋友谈论铁岭的险阻,表达对自然险境的向往。
- 未曾攀陟已消魂: 未曾攀登山峰就已感到神魂颠倒,表现心灵的震撼。
-
修辞手法:
- 比喻: “绿云”比喻树木的茂盛。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结构,增强了韵律美。
- 拟人: “鸟雀喧”赋予鸟儿以人的情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联系,体现了清代诗人对山水的敬畏与向往。
意象分析
- 高山: 代表壮丽与巍峨,象征着人类追求的理想与目标。
- 鸟雀: 代表生机与活力,表现出自然界的和谐美。
- 绿云: 象征着生命的繁荣,体现了自然的生气。
- 白练: 代表水流的柔美与灵动,增强了自然的诗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铁岭”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山脉
B. 河流
C. 地名 -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
C. 对人际关系的探讨 -
“亭临小市初通路”中“亭”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建筑
B. 一种植物
C. 一种动物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望庐山瀑布》 - 李白
诗词对比:
- 对比马霳的《登黄华山》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两首诗都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但马霳更注重人与自然的联系,而李白则强调自然的雄伟与气势,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王某某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某某
- 《诗经与汉乐府》 - 张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