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时间: 2025-01-01 17:32:37

冬不寒,腊后看。

酸风刮地,冻破泥团。

毗卢楼阁前,少林深雪裹,

谁知犹隔万重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冬不寒,腊后看。酸风刮地,冻破泥团。毗卢楼阁前,少林深雪裹,谁知犹隔万重关。

白话文翻译:

冬天并不寒冷,腊月之后的景象。刺骨的寒风刮过大地,冻得泥团破裂。在毗卢楼阁前,少林寺被厚厚的雪覆盖,谁能知道这背后还有万重的阻隔?

注释:

  • 冬不寒:冬天并不冷,指冬季的气候相对温和。
  • 腊后看:腊月之后的情景,腊月是农历的最后一个月,通常代表冬季的尾声。
  • 酸风:寒冷刺骨的风,形容冬天的刺寒之气。
  • 毗卢楼阁:指的是佛教寺庙中的高阁,毗卢是佛教中的一位神明,通常用于形容崇高的佛教建筑。
  • 少林:指少林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以武术和禅宗闻名。
  • 隔万重关:形容路途遥远、障碍重重,表达出与外界的隔绝之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释智朋,宋代高僧,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佛教思想和对自然的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冬季,可能是作者在少林寺的某个冬日中,因环境的孤寂及对外界的思考而作。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作者借冬日的寒冷景象表达对世事的感慨与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季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孤独与隔绝感的深刻体验。开头两句“冬不寒,腊后看”,指出冬天虽不寒冷,但却隐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通过“酸风刮地,冻破泥团”的描写,生动地展示出冬天的严酷与无情。尤其是在“毗卢楼阁前,少林深雪裹”中,少林寺的静谧与大雪的覆盖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静谧的美与孤独的感受。最后一句“谁知犹隔万重关”更是点明了内心深处的隔绝感,仿佛在表达内心对外界的渴望与无奈,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冬不寒,腊后看”:冬季并不寒冷,腊月过后,暗示季节的变迁。
    • “酸风刮地,冻破泥团”:寒风刺骨,地面上冻裂的泥土,传递出冬季的冷酷。
    • “毗卢楼阁前,少林深雪裹”:少林寺前的楼阁被厚厚的雪覆盖,展现出一种静谧的美。
    • “谁知犹隔万重关”:感叹与外界的隔绝,暗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风形容为“酸”,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雪、风、泥土等意象交织,形成了丰富的视觉和情感体验。
  • 主题思想:整体上,诗歌通过描绘冬季的寒冷与孤独,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思索与对外界的渴望,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孤独、冷清,也暗示着生命的沉寂。
  • :代表着无情,刺骨的寒风让人感到孤独与无助。
  • :白雪覆盖的少林寺,寓意着一种宁静与美好,但同时也表达了与外界的隔绝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酸风”指的是什么?

    • A. 温暖的春风
    • B. 寒冷刺骨的风
    • C. 轻柔的夏风
  2. “谁知犹隔万重关”的意思是什么?

    • A. 外界的繁华
    • B. 与外界的隔绝感
    • C. 内心的快乐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冬夜读书示子聿》 by 陆游
  • 《雪》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与释智朋的这首诗同样描绘了冬季的景象,但陆游的诗更多地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而释智朋则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对外界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释智朋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