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窗何所见,疏竹杂遥岑。
凉飙思有无,虚檐动萧森。
此兴何由尽,移床入翠阴。
白话文翻译:
在北窗前,我看到的是什么呢?稀疏的竹子和远处的山峦交杂在一起。凉风吹拂,让我思绪飘荡,似乎有又似乎没有,虚幻的屋檐在微风中轻轻摇动,发出沙沙的声音。这种兴致又怎能消散呢?我只好把床移到翠绿的阴影之中。
注释:
- 北窗:指朝北的窗户,诗人通过窗户观察外景。
- 疏竹:稀疏的竹子,给人一种清凉、雅致的感觉。
- 遥岑:远处的山峰,描绘出一幅清新宁静的自然画面。
- 凉飙:凉爽的风,带来舒适的感觉。
- 有无:思绪的状态,似有若无,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哲思。
- 虚檐:空旷的屋檐,暗示环境的幽静。
- 动萧森:竹林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形容自然的生动。
- 翠阴:绿意盎然的阴影,给人以清凉之感。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思考,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主要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凉爽的夏日,诗人通过对窗外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思索,反映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凉阴轩》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诗的开头,诗人通过北窗观察外面的景象,稀疏的竹子与远山相映成趣,以此设置了一个幽静的环境,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接着,凉风拂面,激起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思绪在风中游荡,体现出一种对存在与虚无的哲学思考。最后,诗人提到“移床入翠阴”,这是对生活的主动选择,诗人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静下心来,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读者在欣赏诗中美好意象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悠然自得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北窗何所见:提出问题,引导读者思考,展现诗人内心的宁静。
- 疏竹杂遥岑: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展现出一种雅致的自然环境。
- 凉飙思有无:凉风带来的思绪,暗示了内心的纷扰与哲学思考。
- 虚檐动萧森:自然的声音让人感到生动,反映出与自然的和谐。
- 此兴何由尽:表达了对这种宁静心境的珍惜与不舍。
- 移床入翠阴:行动的选择,体现了诗人渴望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结合,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虚檐的动作,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加了生动感。
- 对仗:如“有无”与“动萧森”,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窗:象征着静谧与安宁。
- 疏竹:象征着清雅与自然。
- 凉风:象征着清凉与思绪的流转。
- 翠阴:象征着宁静与舒适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北窗”是指什么?
- A. 朝南的窗户
- B. 朝北的窗户
- C. 朝东的窗户
- D. 朝西的窗户
-
“凉飙思有无”中的“有无”指的是什么状态?
- A. 高兴与悲伤
- B. 存在与虚幻
- C. 远与近
- D. 明与暗
-
诗人为什么要“移床入翠阴”?
- A. 因为阳光太强
- B. 想要享受凉爽的环境
- C. 因为房间太小
- D. 因为心情不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 杜甫的《春望》则在描绘景色的同时,融入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对比刘子翚的宁静心境,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历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