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曾把酒泛湘漓,茉莉球边擘荔枝。
一笑相逢双玉树,花香如梦鬓如丝。
白话文翻译
我回忆起曾经在湘江边把酒畅饮的日子,茉莉花旁边剥荔枝的欢愉。一笑相遇仿佛如双生的玉树,花香如梦,鬓发如丝般柔和。
注释
- 忆:想念,回忆。
- 把酒泛湘漓:指在湘江的水面上喝酒,享受美好的时光。
- 茉莉球:茉莉花的花球,形容花的形态。
- 擘荔枝:剥荔枝,表示享受美味的场景。
- 一笑相逢:形容两人相见时的欢快心情。
- 双玉树:比喻两人如同玉树般美好。
- 花香如梦:形容花香芬芳如梦境般美好。
- 鬓如丝:形容头发柔软细腻。
典故解析
- 湘漓:指湘江和漓江,都是著名的水系,常作为诗人寄情的地方,象征着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 荔枝:一种受欢迎的水果,古代文人常以荔枝为题材,寓意美好与甜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希文,号浩然,江苏扬州人,宋代著名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通过对美好回忆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高雅的品味。
诗歌鉴赏
《再试茉莉二绝》这首诗展现了范成大的高超诗艺和独特情感。开篇的“忆曾把酒泛湘漓”,通过对湘江美景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此处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悠然自由的生活追求。
接下来的“茉莉球边擘荔枝”,则进一步细化了场景,通过剥荔枝的动作,传达出一种轻松闲适的氛围。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的真实感,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而“笑相逢双玉树”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在此处以“玉树”比喻两人的美好相遇,传达出一种温馨而愉悦的情感,仿佛这一刻的相逢是命中注定,令人难以忘怀。最后一句“花香如梦鬓如丝”,以花的香气和柔软的鬓发作结,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使整首诗在情感上得以升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忆曾把酒泛湘漓: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茉莉球边擘荔枝:描绘了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享受。
- 一笑相逢双玉树: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缘分,形象生动。
- 花香如梦鬓如丝:用梦幻般的意境结束诗篇,营造出柔和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树”比喻美好的相遇,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前后句形式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花香如梦,赋予花香以灵动的特质。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美好回忆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意象分析
- 茉莉:象征纯洁和美好,常用以表达爱情。
- 荔枝:象征甜蜜和美好,寓意生活的美好和享受。
- 玉树:象征美好的人际关系和珍贵的相遇。
- 花香:象征梦幻与柔情,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湘漓”是指哪个地方?
- A. 湖南和广西
- B. 河北和山东
- C. 四川和云南
-
“一笑相逢双玉树”中的“玉树”比喻什么?
- A. 自然的美
- B. 人际关系的美好
- C. 生活的烦恼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生活的苦涩
- B. 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 C. 对自然的无情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时光的思念,但更偏向于对家人的怀念与忧伤。
- 李白《将进酒》:侧重于豪放与饮酒的快意,风格更为奔放,与范成大的细腻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