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半退。斜掩小屏珠翠。柳眼才醒桃欲醉。日高帘影碎。暗解鸳鸯罗带。独立晚风谁会。心事悠悠人好在。画桥流水外。
白话文翻译:
寒意渐退,轻轻掩住屏风上的珠翠装饰。柳树刚刚苏醒,桃花却似乎醉了。阳光高照,帘影斑驳。悄悄解开鸳鸯罗带,独自站在晚风中,谁能理解我的心事?心中忧愁,却又觉得人活得自在,画桥和流水在眼前流过。
注释:
- 寒半退:寒气已减轻。
- 斜掩小屏珠翠:小屏风轻轻地掩住了珠翠装饰,暗示室内的雅致。
- 柳眼才醒桃欲醉:柳树刚刚发芽,桃花却已盛开,似醉般的美景。
- 日高帘影碎:阳光高照,窗帘的影子变得碎片般斑驳。
- 暗解鸳鸯罗带:悄悄解开鸳鸯花纹的带子,象征着情感的细腻。
- 独立晚风谁会:独自一人面对晚风,感到孤独,渴望理解。
- 心事悠悠人好在:心中有愁绪,却也感到活得自在。
- 画桥流水外:描绘出美丽的自然景色,象征心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祖皋,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
《谒金门》创作于北宋时期,正是文人雅士喜爱吟咏、游览山水的时候。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对内心情感的探索。
诗歌鉴赏:
《谒金门》是一首充满春意和情感的词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情感的反思。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场景,寒气渐退,万物复苏,尤其是柳树和桃花的描写,生动且富有象征意义。柳树的“才醒”与桃花的“欲醉”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着不同生命状态的交错。
随着诗句的发展,阳光透过窗帘的影子,映照出一种宁静而愉悦的氛围。然而,诗人却在这样的美好中感到孤独,晚风中“谁会”的询问,流露出内心的无奈与孤独。此时,诗人心中的忧愁与自然的美景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深思。最后一句“画桥流水外”则是对外界美好景象的向往,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诗人虽感孤独,但心中仍然向往自由与美好。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日的生动场景,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寒半退:描绘春天的来临,寒冷逐渐消退。
- 斜掩小屏珠翠:展现室内环境的雅致,暗含诗人对生活的审美追求。
- 柳眼才醒桃欲醉:描绘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暗示情感的丰富。
- 日高帘影碎:阳光的变化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流转。
- 暗解鸳鸯罗带:象征情感的细腻与复杂,暗含诗人的情感纠结。
- 独立晚风谁会: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理解。
- 心事悠悠人好在:尽管有忧愁,但仍能感受到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画桥流水外:象征向往与理想的生活状态,传达诗人内心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桃欲醉”暗示桃花盛开的美丽状态。
- 拟人:柳树“才醒”赋予生命,让自然更加生动。
- 对仗:如“画桥流水外”,形成和谐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春天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内心情感的复杂反思,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孤独的深刻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象征孤独与寂静。
- 柳:象征青春与柔美。
- 桃:象征爱情与生机。
- 阳光:象征希望与生气。
- 晚风:象征孤独与思考。
- 画桥流水:象征理想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柳眼才醒”意指: A. 柳树开花
B. 柳树刚刚发芽
C. 柳树枯萎
D. 柳树长得很高 -
“画桥流水外”表达的情感是: A. 失落
B. 向往
C. 愤怒
D. 疲惫 -
诗中“暗解鸳鸯罗带”暗示: A. 爱情的复杂
B. 生活的繁忙
C. 自然的美好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对春天的思考,但杜甫的视角更加沉重,反映了战乱中的苦闷。
- 《月夜忆舍弟》:展现了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为直白,与《谒金门》的细腻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