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除夕》
时间: 2025-01-04 11:56: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壬子除夕
陆游 〔宋代〕
前村后村燎火明,
东家西家爆竹声。
老逢新正幸强健,
却视徂岁何峥嵘!
儿时祝身愿事主,
谈笑可使中原清。
岂知一出践忧患,
歛缩岂复希功名。
雪霜满鬓觉死近,
节物到眼空叹惊。
蚕官社公正暖热,
春盘傩鼓争施行。
蓬门车马所不至,
山僧野叟相逢迎。
呜呼吾曹见事晚,
古俗实在蚩蚩氓。
茆檐一笑语儿子,
明当满举屠苏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前村后村的火光明亮,东家西家的爆竹声此起彼伏。老年人逢新年感到庆幸和强健,但对往年的辉煌却感到何其沧桑!儿时的祝福和愿望如今听来,谈笑间希望能够让中原清明。岂料一旦走入社会,忧患接踵而至,收敛之余更无望功名。满头白发让我意识到死亡近在眼前,节日的景象映入眼帘,让我不禁惊叹。蚕官社公的宴席正热闹,春盘和傩鼓争相盛行。蓬门外车马不至,只有山僧和野叟相逢相迎。呜呼,我们见事太晚,古代的习俗实在是愚蠢的乡民。茆檐下的一笑和儿子说,明天便要举杯饮酒庆祝。
注释
字词注释:
- 燎火:篝火,指村落中燃起的火焰。
- 爆竹声:春节时燃放爆竹的声音,表示庆祝。
- 老逢新正:长者迎来新年,感到庆幸和强健。
- 徂岁:过去的一年。
- 蚕官社公:指与农耕有关的神明,表示丰收的喜庆。
- 屠苏觥:屠苏是春节饮用的酒,觥是酒杯,象征庆祝。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古俗、节日习俗,反映了中国传统春节文化,其中“屠苏”酒是古代春节必备的饮品,象征着除旧迎新,祈求来年平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因其在诗歌中表现出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被后人誉为“诗中之龙”。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情感真挚,常常融入个人的经历与情感。
创作背景:
《壬子除夕》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民生困苦的时期。诗人在除夕之夜,回顾往年,感慨时光流逝,感受到人生的无奈与忧虑,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无奈。
诗歌鉴赏
《壬子除夕》是一首充满感慨的律诗,通过对春节习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前村后村的火光和爆竹声,生动展示了过年的热闹场景,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喜庆的外表下却隐藏着诗人对往年岁月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忧虑。陆游在诗中以“老逢新正幸强健”感慨自己在新年中的庆幸,但接下来的“却视徂岁何峥嵘”则通过对比揭示了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苍凉。诗人回忆儿时的祝愿,表现出一种对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但随着社会的经历,忧虑接踵而至。最后,诗人用“呜呼吾曹见事晚”总结,感叹对古老俗事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前村后村燎火明:描绘了春节夜晚村庄里燃起的篝火,象征着团圆和喜庆。
- 东家西家爆竹声:传达了家家户户欢庆的气氛。
- 老逢新正幸强健:年长者能在新年中感到健康与幸运。
- 却视徂岁何峥嵘:回顾过去的一年,感叹其辉煌与艰辛。
- 岂知一出践忧患:走入社会后,经历了许多苦难与忧虑。
- 雪霜满鬓觉死近:白发苍苍,感到生命的尽头临近。
- 节物到眼空叹惊:眼前节日的热闹让人感到惊叹与空虚。
- 蚕官社公正暖热:描绘春节的丰收与热闹场面。
- 蓬门车马所不至:乡间简陋的住所,车马不至的孤寂。
- 山僧野叟相逢迎:与山间僧人或老者相遇,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古俗实在蚩蚩氓:感叹古老习俗的愚昧与乡土。
- 明当满举屠苏觥:最终以饮酒庆祝的场景结束,象征着对生活的乐观与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东家西家”“前村后村”,形成和谐的音韵。
- 比喻:用“雪霜满鬓”比喻白发,表达人生的无奈。
- 拟人:节物到眼前,赋予事物以情感与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节的庆祝与对人生苦难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在经历世事沧桑后的无奈与淡然,呈现出一种对传统习俗的批判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燎火:象征团圆与喜庆。
- 爆竹:代表庆祝与驱邪。
- 白发:代表衰老与人生的无常。
- 屠苏:象征新年饮酒庆祝的传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燎火”指的是什么?
- A. 篝火
- B. 烛光
- C. 车灯
-
诗人对过去一年的感受是?
- A. 光辉灿烂
- B. 无奈与忧虑
- C. 一片欢乐
-
“屠苏觥”代表什么?
- A. 美食
- B. 酒杯
- C. 节日饮酒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除夜作》王安石
- 《元日》王安石
诗词对比:
陆游的《壬子除夕》与王安石的《除夜作》均以春节为主题,但陆游更注重人生的感悟与社会的思考,而王安石则体现了对新年的期待与祝福,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前者更为沉重,后者则显得欢快。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