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莫与伦》

时间: 2025-01-01 16:03:12

三顾无人忆草庐,藻江文海竟何如。

马卿早已羞逢掖,狗监谁能荐子虚。

旷达嗣宗贫嗜酒,清高元晏老耽书。

南州人物今如许,深惜霜林一夜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莫与伦
作者: 胡榘 〔宋代〕

三顾无人忆草庐,
藻江文海竟何如。
马卿早已羞逢掖,
狗监谁能荐子虚。
旷达嗣宗贫嗜酒,
清高元晏老耽书。
南州人物今如许,
深惜霜林一夜疏。

白话文翻译:

此诗表达了对当年盛世辉煌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第一句提到三顾茅庐的故事,暗示当年诸葛亮被刘备三次拜访的情景,如今无人再记得,令人感伤。接下来提到的“藻江文海”则是对文才的追问,似乎在感慨如今的人才何以不如昔日。马卿(马致远)早已因羞愧而不愿显露,狗监(指狗监候)又有谁能举荐虚名的子虚(子虚乌有)呢?接着提到的旷达嗣宗(指宋朝的嗣宗皇帝)嗜酒,清高的元晏(元稹与晏殊)沉迷于书籍,显示出对饮酒与读书的不同态度。最后两句指的是如今南州的人物变得如许,深感惜惜如霜林一夜的凋零。

注释:

  • 三顾: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
  • 草庐:诸葛亮的隐居处,象征人才被埋没。
  • 藻江文海:指才华与文采。
  • 马卿:马致远,唐代著名诗人,意指他因羞愧而不愿露面。
  • 狗监:古代一种官职,指推荐人才的人。
  • 子虚:形容虚无缥缈之事。
  • 旷达:宽广大度。
  • 嗣宗:指宋朝的嗣宗皇帝。
  • 元晏:指元稹与晏殊,二人皆为著名文人。
  • 南州:指南方地区,常用以代指当时的文人才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胡榘,字子升,号岱峰,宋代诗人,曾任官职,擅长诗文,多与友人聚会吟咏。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政治与文化的深思,反映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落感。

诗歌鉴赏:

《挽莫与伦》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诗,诗中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人才流失的惋惜与对文化传承的焦虑。开头提到“三顾”,典故深厚,直接引入对历史人物的回忆,唤起读者对诸葛亮及其智慧的追思。接着的“藻江文海”则是对文才的追溯,暗示当今文人才子少之又少。诗中提到的马卿与狗监,分别象征了才子与推荐者的缺失,显示出当时优秀人才被忽视的无奈。

后半部分提到的嗣宗与元晏,分别代表了饮酒与读书的生活态度,反映出诗人对当代人生活状态的思考。最后一句“深惜霜林一夜疎”,以自然景象隐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突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整首诗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警醒,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顾无人忆草庐:提到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故事,感慨人才被遗忘。
  2. 藻江文海竟何如:质疑现今文才的稀缺。
  3. 马卿早已羞逢掖:马致远因羞愧而不愿出头。
  4. 狗监谁能荐子虚:无人推荐虚名的人才。
  5. 旷达嗣宗贫嗜酒:描述嗣宗皇帝的生活态度。
  6. 清高元晏老耽书:元稹与晏殊沉迷于书籍,反映出不同的价值观。
  7. 南州人物今如许:对当代南方人才的感慨。
  8. 深惜霜林一夜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霜林一夜疎”,用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缺失。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庐:象征隐士及被埋没的人才。
  • 江海:代表广阔的文化与才华。
  • 霜林: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三顾无人忆草庐”中的“草庐”指的是?

    • A. 诸葛亮的住处
    • B. 刘备的居所
    • C. 马卿的住所
    • D. 皇帝的宫殿
  2. 诗中提到的“马卿”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杜甫
    • B. 马致远
    • C. 元稹
    • D. 白居易
  3. “深惜霜林一夜疎”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B. 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 C. 对爱情的失落
    • D. 对政治局势的失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 李白《将进酒》:涉及对饮酒与生活态度的思考。

诗词对比
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进行对比,陆游同样表现出对时光与人生的感慨,但其情感更为激烈,而胡榘则显得更加沉静与深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介绍宋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
  • 《三国演义》:了解“三顾”的历史背景。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对古典诗词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