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渔父词》
时间: 2025-01-04 12:17: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渔父词
作者:刘克庄
海滨蓑笠叟,驼背曲,鹤形臞。
定不是凡人,古来贤哲,多隐于渔。
任公子,龙伯氏,思量来岛大上钩,
鱼又说巨鼇吞饵,牵翻员峤方壶。
磻溪老子雪眉须,肘后有丹书。
被西伯载归,营丘茅土,牧野檀车。
世间久无是事,问苔矶痴坐待谁欤?
只怕先生渴睡,钓竿指着珊瑚。
白话文翻译:
海边的老渔夫,身披蓑衣,背驼着,像只瘦鹤;
他肯定不是凡人,古代的贤哲,常常隐居于渔舟之中。
即使是公子、龙伯氏,也在思量着如何来岛上垂钓;
而又听说巨大的鼇鱼吞下了饵料,拖动着渔具翻转了船舱。
磻溪的老子有着雪白的眉须,身后藏着丹书;
他被西伯所载回,营丘的茅草屋,牧野的檀木车。
世间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事情,问苔岸上坐着的人,等候的是谁呢?
只怕那位先生正渴望着睡觉,钓竿指向那珊瑚。
注释:
- 蓑笠叟:指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夫。
- 驼背曲:形容渔夫背部弯曲,形态瘦弱。
- 古来贤哲:指历史上许多有智慧的人士,他们选择隐居于渔舟之中。
- 龙伯氏:或指某位公子,或隐喻有地位的人物。
- 鼇:传说中的巨兽,常与龙相提并论。
- 磻溪老子:指道家经典《道德经》的作者老子,常与道理和智慧相联系。
- 西伯:指西周的开国君主周文王。
- 营丘:周文王被囚禁的地方,象征隐逸与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高,号白云山人,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和清新见长。他的作品多以抒情和咏志为主,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渔父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渔夫的形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渔父词》通过描绘一个隐居于海边的渔夫,深入探讨了隐逸与世俗之间的对立与和谐。诗中渔夫的形象不仅是对生活的一种选择,更象征着对传统智慧与哲理的追求。开篇对渔夫的细致描写,辅以“驼背曲,鹤形臞”,生动地展现了他的生活状态,隐喻着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古来贤哲”,暗示着许多智者选择隐居,以避免纷扰的尘世,传达出对隐士生活的尊重与向往。同时,诗中对公子和龙伯氏的提及,表现了诗人对当时上层社会的反思,暗含了对于名利的冷漠与批判。
在诗的后半部分,提及“磻溪老子”,通过历史的典故,将个人隐逸的选择与历史智慧的传承结合,强调了隐士对于社会的影响。最后,“只怕先生渴睡,钓竿指着珊瑚”,用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结束了这幅隐逸生活的画面,令人深思。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种清幽淡远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渔夫象征的隐逸理念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海滨蓑笠叟,驼背曲,鹤形臞。
描述海边的渔夫,形态瘦弱,给人一种古朴的感觉。 -
定不是凡人,古来贤哲,多隐于渔。
认为他并非普通人,很多贤者都选择隐居于此。 -
任公子,龙伯氏,思量来岛大上钩,
提到公子和龙伯氏,暗示他们也在思考如何捕捉生活中的机会。 -
鱼又说巨鼇吞饵,牵翻员峤方壶。
描述了传说中的巨鼇,寓意生活的复杂与不可控。 -
磻溪老子雪眉须,肘后有丹书。
用老子作为象征,说明智慧和哲理的传承。 -
被西伯载归,营丘茅土,牧野檀车。
通过历史典故,联系隐士与历史智慧。 -
世间久无是事,问苔矶痴坐待谁欤?
表达了对世事空虚的思考,困惑于等待的意义。 -
只怕先生渴睡,钓竿指着珊瑚。
以渔夫的钓竿指向珊瑚,暗示隐逸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比作自然的生物,如“鹤形臞”。
- 对仗:如“营丘茅土,牧野檀车”,形成平衡的结构。
- 典故:引用历史人物与故事,增强诗的深度与厚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思社会的浮华与名利,强调了智慧与哲理的重要性,传达了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蓑笠:象征隐逸与自然的和谐。
- 驼背:代表年老与智慧的积累。
- 珊瑚:象征柔美与脆弱,隐喻生活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渔夫的形象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普通人
- B. 隐士与智慧
- C. 富人
-
诗中提到的“巨鼇”主要代表什么?
- A. 生活的复杂
- B. 自然的和谐
- C. 历史的传承
-
刘克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舟唱晚》:描绘渔夫生活的另一首诗,意境相似。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探讨孤独与思乡情。
诗词对比:
- 《桃花源记》(陶渊明):同样描绘隐士生活的美好与理想,强调与世隔绝的宁静。
- 《归园田居》(陶渊明):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现了隐逸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多位宋代诗人的经典作品。
- 《中国古典文学史》:对古典诗词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