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书迢递梦参差,每见留题尉所思。不论驿亭僧寺里,有山水处有君诗。
白话文翻译:
寄书的路途遥远,梦中却时常交错;每当在这里留下题字,便是对你思念的表达。无论是在驿亭还是僧寺,只要有山水的地方,就有你留下的诗篇。
注释:
- 寄书:寄信,传递书信。
- 迢递:形容路途遥远。
- 梦参差:梦中相遇的场景交错不齐。
- 留题:留下题字或题诗。
- 尉:指的是对方,称呼。
- 驿亭:古代的驿站,供人歇息的地方。
- 僧寺:寺庙,和尚居住的地方。
- 山水:自然景色,山和水的结合。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驿亭”和“僧寺”都是古代游历中常见的场所,反映了诗人游历四方的经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德明,号隐庵,宋代著名的词人、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历某地时,寄情于自然山水之间,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诗歌的执着热爱。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见方云台题壁》是一首富有情感的山水诗。诗中通过寄书、梦境等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起初,诗人描述了寄书的艰难与遥远,巧妙地将思念与梦境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随后,诗人提到无论身处何地,山水之间总是能找到友人留下的诗篇,这不仅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也反映了他对友人作品的敬仰与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流畅,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密切联系,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寄书迢递梦参差:描述寄书的路途遥远,且梦中相遇的情景交错不齐,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盼。
- 每见留题尉所思:每次在这里留下题字,都是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 不论驿亭僧寺里:不论是在驿亭还是僧寺,强调地点的多样性。
- 有山水处有君诗:只要有美丽的山水,便能找到友人留下的诗,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与友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寄书迢递”与“梦参差”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山水”象征诗人的心境,表现出对自然和友人的热爱。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思念与自然的美。诗人通过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体现了自然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信:象征思念与沟通。
- 梦境:代表内心的渴望与想象。
- 山水:自然的象征,代表诗人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寄书迢递梦参差”中的“迢递”是什么意思?
- A. 近距离
- B. 遥远
- C. 快速
- D. 安静
-
诗人提到的“驿亭”和“僧寺”主要表示什么?
- A. 生活的场所
- B. 旅行的地点
- C. 诗歌的创作地
- D. 休息的地方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思念
- C. 喜悦
- D. 厌倦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表现了自然的美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但刘克庄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思念,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孤独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