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

时间: 2025-01-04 07:17:34

挂冠大谷肯于时,飣坐风流特地奇。

骨里馨香衣不隔,胸中水雪齿偏知。

卖浆碎捣琼为汁,解甲方怜玉作肌。

老子醉来浑谢客,见渠倒屣只嫌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挂冠大谷肯于时,飣坐风流特地奇。
骨里馨香衣不隔,胸中水雪齿偏知。
卖浆碎捣琼为汁,解甲方怜玉作肌。
老子醉来浑谢客,见渠倒屣只嫌迟。

白话文翻译:

在大谷(指自然界)中,挂起我的官帽,心中顺应时节的变化,悠然自得。坐在这里,享受着这独特的风流韵味。身体里散发出的香气,衣服也不再遮挡;心中如水如雪,牙齿的细腻也只有我自己清楚。卖浆果的饮料,轻轻捣碎了冰雪,变成了汁液;当我卸下戎甲,才怜惜这玉般的肌肤。老子喝醉了,浑然无视来客,看到她却只嫌自己走得太慢。

注释:

  • 挂冠:指辞官或隐退。
  • :饱食的样子。
  • 水雪:比喻清澈洁白,象征纯洁。
  • 解甲:指卸下武器,隐退归田。
  • 倒屣:形容恭敬迎接客人,原意为倒着穿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而闻名,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隐逸思想的交汇,诗人通过描写梨的清香和自己闲适的生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梨》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及其愉悦的诗,诗中通过对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心境。首句“挂冠大谷肯于时”,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选择隐退的决心。“飣坐风流特地奇”,则描绘了他在大自然中悠闲自得的状态。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骨里馨香”的描绘,展现了梨这种水果的诱人特质,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纯真与美好。最后,诗人表现出一种醉意,既是对美好生活的陶醉,也是对世俗关系的淡薄。

整首诗通过象征性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交织,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生活场景,令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挂冠大谷肯于时”:诗人将官帽挂起,象征放弃官职,愿意在大自然中生活。
    • “飣坐风流特地奇”:在美丽的自然中,享受闲适的生活。
    • “骨里馨香衣不隔”:梨的香气沁入身体,显示出自然的美好。
    • “胸中水雪齿偏知”:内心的纯洁与细腻,只有自己能感知。
    • “卖浆碎捣琼为汁”:制作梨汁的过程,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 “解甲方怜玉作肌”:卸下武器,珍惜自己的生命。
    • “老子醉来浑谢客”:醉酒后不理会来客,表现出对名利的淡漠。
    • “见渠倒屣只嫌迟”:对朋友的热情接待,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温暖。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骨里馨香”隐喻人的内在美。
    • 拟人:将梨赋予了人的特质,增加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强调了自然、纯粹与内心安宁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象征着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甜美。
  • 骨里馨香:隐喻人的内在气质,强调内外兼修。
  • 水雪:象征纯洁与清新,代表诗人心中的理想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挂冠”指的是什么? a) 佩戴官帽
    b) 辞官隐退
    c) 参加宴会

  2. “胸中水雪”象征了什么? a) 纯洁的内心
    b) 丰富的知识
    c) 复杂的人际关系

  3. 诗人对来客的态度如何? a) 热情欢迎
    b) 冷淡无视
    c) 态度亲切

答案

  1. b) 辞官隐退
  2. a) 纯洁的内心
  3. b) 冷淡无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暘》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梨》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杨万里更为细腻地描绘了自然之美,而陶渊明则强调了隐逸生活的简单与宁静。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