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其五》

时间: 2025-01-04 09:21:39

临流人别衣冠白,歌吹尘风。

兄弟西东。

战地山飞草木红。

红楼心事同游子,书废诗慵。

暮雨晨钟。

都在江头短笛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 其五
临流人别衣冠白,歌吹尘风。
兄弟西东。战地山飞草木红。
红楼心事同游子,书废诗慵。
暮雨晨钟。都在江头短笛中。

白话文翻译:

在河边,人与人分别时,衣衫洁白,歌声和乐器声在尘风中飘荡。
兄弟们分散在西方和东方。在战场上,山上飞舞的草木都变得红艳。
红楼中的心事与远游的子弟一样,书信草率,诗篇也显得懒惰。
傍晚的细雨与清晨的钟声,尽在江边的短笛声中。

注释:

  • 衣冠白:形容人们的衣着整洁,象征着纯洁和庄重。
  • 歌吹尘风:歌声和乐器的声音在风中飘荡,意在渲染离别时的氛围。
  • 兄弟西东:兄弟们各自分散,体现离散的无奈。
  • 战地山飞草木红:战地的景象,草木因战火而变得红艳,象征着烈士与牺牲。
  • 红楼心事:红楼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但内心的忧愁却与游子相同。
  • 书废诗慵:写信的兴致已然消退,创作的热情也减弱。
  • 暮雨晨钟:细雨与清晨的钟声,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沉思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绮是当代知名的诗人,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当代,正值社会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对离别、战乱和个人心境的描绘,表达了对时代的感慨和对亲情、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采桑子 其五》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人们在离别时的复杂心境。开篇以“临流人别衣冠白”开场,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悲伤的氛围,令人感受到离别的沉重。接着提到“兄弟西东”,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离散感。诗中提到“战地山飞草木红”,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隐喻了战争带来的悲惨与伤痛。

“红楼心事同游子”则展现了诗人与游子之间的相似心境,传达出对友人和亲情的思念之情。最后以“暮雨晨钟”收尾,结合“江头短笛”,则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短笛声仿佛是对离别和思念的回应,令人心生共鸣。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将离别的哀伤与对生活的思索有机结合,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和对亲情、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临流人别衣冠白”:在河边,人与人分别,衣着洁白,表现出一种庄重的离别情景。
  • “歌吹尘风”:歌声与乐器声在尘土飞扬的风中飘动,渲染了一种离愁的氛围。
  • “兄弟西东”:兄弟们分散在不同的方向,暗示着离散和失落。
  • “战地山飞草木红”:在战争的背景下,山中的草木因战火而红,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牺牲。
  • “红楼心事同游子”:红楼的内心思绪与远离家乡的游子相同,反映出对生活的忧虑。
  • “书废诗慵”:书信与诗作都显得无精打采,表达出对生活的倦怠。
  • “暮雨晨钟”:细雨与晨钟声在此契合,形成了一种孤独而沉思的情感。
  • “都在江头短笛中”:所有的情感与思绪最终都凝聚在江边的短笛声中,令人沉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兄弟西东”,展现出分离的对立和无奈。
  • 比喻:草木因战火而红,暗示战斗中的生命消逝。
  • 拟人:用“心事”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赋予其生命。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战争和个体心境,表达了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反映出人们在动荡时代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流: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衣冠白:象征着纯洁与庄重,反映出离别时的情感。
  • 红楼: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但内心的愁苦又与之对立。
  • 短笛:象征着思念与孤独,传达出离别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衣冠白”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庄重
    • C. 愤怒
  2. “战地山飞草木红”中的“红”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生命的逝去
    • C. 战争的胜利
  3. 诗中的“短笛”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思念与孤独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同样表达离别与思念,但李白的风格更为豪放,情感上更具洒脱。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作品则更显沉重,展现了对家人深切的思念与对时局的忧虑。

参考资料:

  • 《现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当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