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虎行》
时间: 2025-01-16 21:33:24意思解释
三虎行
作者: 方岳 〔宋代〕
原文展示
黄茅惨惨天欲雨,老乌查查路幽阻。
田家止予且勿行,前有南山白额虎。
一母三足其名彪,两子从之力俱武。
西邻昨暮樵不归,欲觅残骸无处所。
日未昏黑深掩关,毛发为竖心悲酸,
客子岂知行路难。打门声急谁氏子,
束蕴乞火霜风寒。劝渠且宿不敢住,
袒而示我催租瘢。
呜呼李广不生周处死,负子渡河何日是。
白话文翻译
黄茅丛生,天空阴云密布,似要下雨。老乌鸦在幽静的道路上呱呱叫。田家的人让我暂时不要出门,因为前面有南山的白额虎。一只母虎带着三只幼虎,名为彪,两只幼虎都很强壮。昨晚西边的樵夫没有回来,想要寻找他的残骸却无处可寻。天色未暗,黑暗已经笼罩,毛发竖起让我心中悲伤,客人岂能理解这行路的艰难。敲门声急促,不知是哪家的孩子,带着火把在寒风中乞求。劝他暂且留宿,我却不敢留下,袒露身体给我看催租的伤痕。唉,李广未生,周处已死,背着孩子渡河的日子何时才会到来?
注释
- 惨惨:形容凄凉的样子。
- 查查:形容乌鸦叫声,似乎表示紧张或忧虑。
- 白额虎:一种虎,因额头有白色斑纹而得名。
- 彪:指猛兽,特别是虎类。
- 樵:砍柴的人。
- 催租瘢:指因催租而留下的伤痕,暗指生活的艰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字子云,号云溪,宋代诗人,以诗词见长,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作品多富有哲理性和现实关怀。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宋代,时值动乱与社会不安,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生活境遇,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焦虑和无奈。
诗歌鉴赏
《三虎行》以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存环境的无奈与哀伤。开篇描绘了黄茅与即将来临的雨,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接着提及白额虎的存在,使人感受到潜在的危险。诗中的“田家止予且勿行”展现了民众对自然和兽类的恐惧,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无力感。尤其是“昨暮樵不归,欲觅残骸无处所”一句,显现出人们在生存压力下的绝望与无助。最后两句通过李广与周处的典故,引发人们对历史人物的感慨,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切关注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黄茅惨惨天欲雨:描绘阴沉的天色,暗示即将到来的不安。
- 老乌查查路幽阻:乌鸦的叫声增加了环境的压抑感,路途艰难。
- 田家止予且勿行:乡民的警告,反映出对虎的恐惧。
- 前有南山白额虎:引入危险的象征,虎代表着自然界的威胁。
- 一母三足其名彪:比喻母虎和幼虎,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 欲觅残骸无处所:强调了樵夫失踪后人们的无奈与绝望。
- 毛发为竖心悲酸:内心的恐惧与悲伤逐渐显露。
- 打门声急谁氏子:突显了环境的紧迫感。
- 束蕴乞火霜风寒:乞求温暖,暗示生存的艰辛。
- 劝渠且宿不敢住:即使有临时的避难所,心中仍充满恐惧。
- 呜呼李广不生周处死:历史的悲剧象征,感叹命运的无常。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虎比作生活的威胁。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诗意。
- 对仗:如“日未昏黑深掩关”,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存环境的恐惧与对命运的无奈,揭示了人们在自然与社会压力下的脆弱与挣扎。
意象分析
- 黄茅:象征凄凉与荒凉,暗示生存环境的艰难。
- 白额虎:作为危险的象征,代表着自然界的威胁。
- 樵夫:代表普通百姓,体现了生存的艰辛与不安。
- 火:象征温暖与安全的渴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
- A. 狼
- B. 虎
- C. 狐
- D. 鹰
答案: B
-
诗中“田家止予且勿行”意为?
- A. 要求出门
- B. 让人停止前行
- C. 劝人快走
- D. 让人回家
答案: B
-
诗中提到的“李广”象征什么?
- A. 荣华富贵
- B. 英雄不再
- C. 生活的美好
- D. 自然的和谐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春望》与《三虎行》:两首诗都表现了对时局的感慨,但《春望》更侧重于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而《三虎行》则通过自然与生存的描写,展现了个体的脆弱与恐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