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仲良春晚即事五首 其三》

时间: 2025-01-01 16:27:30

欲与东风说,休吹堕絮飞。

吾行正无定,魂梦岂忘归。

花暖能醺眼,山浓欲染衣。

只嫌春已老,此景也应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欲与东风说,休吹堕絮飞。
吾行正无定,魂梦岂忘归。
花暖能醺眼,山浓欲染衣。
只嫌春已老,此景也应稀。

白话文翻译:

我想对东风说,别再吹落那些飞舞的柳絮了。
我行走的方向正无所依归,灵魂和梦境又怎么可能忘记回家呢?
花儿的温暖能让人醉眼迷离,山色浓郁似乎想要染上我的衣服。
可我只嫌春天已经老去,这样的景色恐怕也不多见了。

注释:

  • :想要。
  • 东风:春风,象征春天的到来。
  • :不要。
  • 堕絮:飘落的柳絮。
  • 无定:没有固定的方向。
  • 魂梦:灵魂和梦境。
  • :醉,恍惚。
  • 染衣:使衣服染上颜色。
  • 春已老:春天已经过去一段时间,带有惋惜之意。
  • 应稀:应该很稀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80年-1250年),字廷秀,号诚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杨万里在诗作中善于运用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和仲良春晚即事五首》是杨万里在春天的傍晚写成的一组诗作,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以及对回归内心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春风、花朵和山色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惆怅。首句“欲与东风说,休吹堕絮飞”,引入了春风与柳絮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春天不再的渴望与留恋。接下来的“吾行正无定,魂梦岂忘归”,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行走在时光的流逝中,灵魂与梦境却始终渴望归乡。

“花暖能醺眼,山浓欲染衣”展现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然而诗人在享受美景的同时,心中却生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伤。最后一句“只嫌春已老,此景也应稀”,则更加直接地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的感叹,春天如人之青春,转瞬即逝,难免令人惋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传达出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欲与东风说,休吹堕絮飞。
    诗人想与春风交谈,希望它不要再吹落柳絮,表达了对春季美好的珍惜和不舍。

  2. 吾行正无定,魂梦岂忘归。
    诗人行走在春天的路上,心中没有明确的方向,但内心深处却始终渴望回归故乡,透露出一种失落感。

  3. 花暖能醺眼,山浓欲染衣。
    春天的花香扑鼻,令人陶醉;山色浓郁,似乎要将诗人的衣衫染上一层春色,描绘出春天的美丽。

  4. 只嫌春已老,此景也应稀。
    诗人感到春天已经渐渐老去,这样的美景恐怕难以再见,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修辞手法:

  • 拟人:将“东风”拟人化,使其似乎能够与诗人对话,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如“花暖能醺眼,山浓欲染衣”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春天的景象与人生的短暂相类比,深化了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体现了自然与人生的紧密关联,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代表温暖和生机。
  • 堕絮:柳絮飘落象征着春天的流逝与短暂。
  • :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青春的脆弱。
  • :代表自然的壮丽与静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杨万里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D. 秋天

  3.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不在乎
    B. 珍惜和惋惜
    C. 反感
    D. 无所谓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和仲良春晚即事五首》与杜甫的《春望》都涉及到春天的主题,但杨万里更侧重于自然的细腻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流露,而杜甫则更多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社会的动荡。通过对比,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不同诗人在同一主题下的不同情感和思想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