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春怨》
时间: 2025-01-08 00:59: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春怨
作者: 沈谦 〔明代〕
河流尽含颦。也学愁人。
隔窗莺语泥斜曛。
满眼落花多似泪,终日纷纷。
宽带小腰身。怕杀黄昏。
月来还共影寒温。
最是今年情兴好,睡过三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怨愁。河流似乎都在愁眉苦脸,仿佛也在学习愁人的模样。窗外的黄莺在泥土上轻声鸣叫,斜晖照射下显得格外凄清。满眼的落花让人联想到泪水,仿佛整日都在纷纷飘落。宽松的腰带仿佛让我感到惧怕黄昏的来临。月亮升起时,影子依然显得这么寒冷。最是今年的情绪兴致最好,已经在春天的睡眠中度过了三个月。
注释:
- 河流尽含颦:河水流尽,似乎也在皱眉,表达了自然与心情的共鸣。
- 也学愁人:河流的状态如同愁苦的人,拟人化手法。
- 隔窗莺语泥斜曛:窗外黄莺在泥土上歌唱,斜晖映照,表现出春天的凄凉。
- 满眼落花多似泪:眼前满是落花,像泪水一样,含蓄表达了对春天的惆怅。
- 宽带小腰身:形容衣服宽松,暗喻心情的放松与惧怕。
- 怕杀黄昏:害怕黄昏的到来,象征着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月来还共影寒温:夜晚来临,月光与影子都显得冰冷。
- 最是今年情兴好:今年的情绪和兴致最好,表现出对生活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谦,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词、赋等体裁,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正值花开之际,诗人因春花凋零而感到伤感,通过自然景物反映个人的情感状态,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诗歌鉴赏:
《浪淘沙 春怨》是一首充满春日怨愁的诗作,诗人通过河流、黄莺、落花等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复杂情感。开头的“河流尽含颦”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愁苦的氛围,河水的流动似乎也在诉说着愁苦的心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接着,诗人通过“隔窗莺语泥斜曛”描绘了窗外的景象,黄莺的鸣叫在斜晖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动人而又忧伤。此时,满眼的落花如泪水般纷纷而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和惋惜。
在后半部分,诗人以“宽带小腰身”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惧怕与逃避,而“月来还共影寒温”则加深了这种孤独感,月光的冷清与内心的温度形成了鲜明对比。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透露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与感慨,展现出春天的美丽与伤感交织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河流尽含颦:河流的尽头似乎也在愁眉苦脸,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忧愁。
- 也学愁人:河水的状态仿佛在学习愁苦的人,具有拟人化的特点。
- 隔窗莺语泥斜曛:窗外的黄莺在泥土中歌唱,斜阳照射下的情景显得特别忧伤。
- 满眼落花多似泪:眼前的落花如同泪水,表达了对逝去春光的惋惜。
- 宽带小腰身:衣带宽松,暗示着心境的放松,但又隐含着对黄昏的恐惧。
- 怕杀黄昏:对黄昏的畏惧,象征着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
- 月来还共影寒温:夜晚的月亮与影子寒冷相伴,表现了孤独感。
- 最是今年情兴好:尽管感到愁苦,但今年的情绪似乎还不错,表现了对生活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河流尽含颦”,赋予自然以人类情感。
- 对仗:如“满眼落花多似泪,终日纷纷”,形成了和谐的音韵。
- 比喻:将落花比作泪水,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怨愁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时间流逝之间的复杂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黄莺:代表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但在诗中又显得忧伤。
- 落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的逝去,含有惆怅的情感。
- 月亮:象征孤独与寂寞,反映内心的寒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河流尽含颦”意指什么?
- A. 河流的水位低
- B. 河流表现出愁苦
- C. 河流流动缓慢
- D. 河流的水很清澈
-
诗中的“满眼落花多似泪”比喻了什么?
- A. 春天的美丽
- B. 对美好事物的惋惜
- C. 对生活的无奈
- D. 对未来的期待
-
“怕杀黄昏”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对黑夜的恐惧
- B. 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C. 对春天的喜爱
- D. 对孤独的感受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如梦令》与《浪淘沙 春怨》均表现了春天的情感,但李清照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沈谦则通过自然景物映射内心的愁苦。两者都反映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但风格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