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元宵夜雨》
时间: 2025-01-08 23:43: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门外又黄昏。望断前村。愁云不放月华明。火树银花光暗淡,雨打风倾。结伴踏红灯。没甚心情。凤楼何处奏瑶笙。试数罗衣无限泪,半是思亲。
白话文翻译:
门外已经黄昏,远望前村已模糊。愁苦的云层遮住了明亮的月光。璀璨的焰火和银花的光辉在雨中显得暗淡,风雨交加。与友人结伴走在红灯下,却没有什么心情。凤楼上何处传来瑶笙的乐声?我试着数着衣衫,却泪流不止,半是思念亲人。
注释:
- 门外又黄昏:门外天色已经变得昏暗,黄昏的情景。
- 愁云不放月华明:愁苦的云层遮住了明亮的月光,表现了诗人心中的忧愁。
- 火树银花:指的是元宵节的烟火,象征热闹的节日气氛。
- 凤楼:指的是高楼,可能是象征着欢乐与美好的地方。
- 瑶笙:一种古代乐器,音色清脆悦耳,常用在欢庆的场合。
- 罗衣:指的是轻薄的衣物,常用来形容女性的衣服,情感中夹杂着思念的泪水。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徐应坤,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诗风著称。生于动荡时期,诗作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宵节,正值佳节却因阴雨而愁,表现了节日的欢乐与个人心情的对比,寄托了对亲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浪淘沙 元宵夜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元宵佳节的期待与失落。开头描绘了黄昏的景象,设定了一个愁苦的氛围。接着,愁云遮月,暗示着诗人心中的忧伤,虽然外界的焰火和银花绚烂夺目,但在风雨中显得黯淡无光。诗人在与友人踏红灯的同时,却无心享受这份欢乐,表现出一种孤独和失落。最后,提到凤楼的瑶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诗人对亲人的思念。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比手法,传达出节日的热闹与内心的孤寂、思念的交织,令人感受到诗人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门外又黄昏:表现出时间的推移,暗示即将到来的节日却伴随着忧愁。
- 愁云不放月华明:愁苦的情绪遮蔽了明亮的月光,象征着心灵上的阴霾。
- 火树银花光暗淡,雨打风倾:即使是热闹的焰火,也无法驱散内心的阴霾,风雨的交加更显孤独。
- 结伴踏红灯:与友人一起走在灯下,但无心情享受。
- 凤楼何处奏瑶笙:提到高楼上的乐声,暗示着欢乐的氛围与自身的孤独。
- 试数罗衣无限泪,半是思亲:衣衫轻薄,泪水无尽,思念的情感交织其中。
-
修辞手法:
- 对比:节日的热闹与个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情感的深度。
- 拟人:将愁云与心情相连,使情感更为生动。
- 意象:火树银花、红灯、瑶笙等意象交织,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元宵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期待与实际遭遇的失落,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黄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绪的沉重。
- 愁云: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失落。
- 火树银花:象征着节日的热闹与欢乐,但在诗中却变得暗淡。
- 红灯:象征着节日的欢庆与团圆,但与孤独形成对比。
- 瑶笙:象征着美好的音律,但在诗人的心中却引发思念。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愁云不放月华明”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
“火树银花光暗淡”中的“火树银花”指的是什么?
A. 烟火 B. 玫瑰 C. 灯笼 -
诗中提到的“凤楼”象征什么?
A. 欢乐 B. 哀伤 C. 忧愁
-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春夜喜雨》杜甫
-
诗词对比:
- 对比《静夜思》中李白在月光下的思乡情,与徐应坤在元宵夜的思亲之情,二者都表现出对亲人的思念,但前者更为静谧,而后者则夹杂着节日的热闹与失落。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徐应坤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