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角角类关关,春晴锦羽干。
文呈五色异,瑞入九苞难。
暮宿红兰暖,朝飞绿野寒。
山梁从行者,错解仲尼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种春天的鸟类,鸟儿在晴朗的春日里翩翩起舞,羽毛如锦缎般闪耀。它们的羽毛颜色多样,象征着吉祥的事物降临。黄昏时,鸟儿栖息在温暖的红兰花上,清晨则飞向寒冷的绿野。高山之上的行者,误解了孔子对人生的感叹。
注释:
字词注释:
- 角角类关关:形容鸟鸣的声音,像是“角角”和“关关”相互呼应的样子。
- 春晴锦羽干:春天晴朗时,鸟儿的羽毛如同锦绣般干净、亮丽。
- 文呈五色异:鸟儿的羽毛呈现出五彩斑斓的不同颜色。
- 瑞入九苞难:吉祥的气息难以进入九个花苞,可能暗示着美好事物难以获得。
- 暮宿红兰暖:黄昏时,鸟儿栖息在温暖的红兰花上。
- 朝飞绿野寒:清晨时,鸟儿飞向寒冷的绿野。
- 山梁从行者:山脊上的行者,可能象征着追求知识和理想的人。
- 错解仲尼叹:误解了孔子(仲尼)的叹息,暗示对人生哲理的误解。
典故解析:
- 仲尼:即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影响深远,常被引用以表达人生哲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约693-770),唐代诗人,初为僧人,后为官,其诗风清新俊逸,常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题材。齐己的诗作多描绘佛教思想与自然之美,具有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诗作可能是在春季时节创作,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以鸟类的生动形象引申出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诗人的哲学思想与艺术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雉》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鸟类的美丽,诗人在细腻的观察中融合了自然的美与人生的哲理。诗的开头以“角角类关关”描绘鸟鸣声,生动形象地传递出春日的气氛,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诗人用“春晴锦羽干”表现鸟儿羽毛的华丽,展现了自然界的色彩斑斓。
“文呈五色异,瑞入九苞难”一句,诗人通过羽毛的五色,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但又暗示着这些美好并不容易获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后两句则转向诗人的思考,描述鸟儿的栖息和飞翔,体现了生命的无常与变化。而“山梁从行者,错解仲尼叹”则通过行者与孔子的对比,引发人们对人生哲理的深思,暗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错位。
整首诗以鸟类的描写为主线,透过自然景象引发对人生的思考,构建了一个生动而富有哲理的意境,展现了齐己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角角类关关:描绘鸟的叫声,生动有趣,营造出春天的气氛。
- 春晴锦羽干:描绘鸟儿在晴朗的春天中翩翩起舞,羽毛如锦,象征美好。
- 文呈五色异:鸟儿的羽毛色彩丰富,展现自然的多样性与美丽。
- 瑞入九苞难:美好事物难以获得,暗示人生的艰辛与追求。
- 暮宿红兰暖:黄昏时鸟儿栖息,体现温暖与安宁。
- 朝飞绿野寒:清晨的寒冷与鸟儿的飞翔,象征生命的无常与变化。
- 山梁从行者:引入行者,象征追求理想的人。
- 错解仲尼叹:对孔子哲理的误解,暗示对人生的理解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鸟类的美丽与锦缎相提并论,增添了诗的美感。
- 拟人:赋予鸟类人性化的行为,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鸟类的美丽与生命的无常,探讨了人生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鸟:象征自由、美丽与生命的活力。
- 春天: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五色:象征多样性、美好与吉祥。
- 山梁:象征追求理想与人生的旅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鸟类声响用什么词形容?
- A. 角角类关关
- B. 鸣叫如风
- C. 婉转悠扬
-
“瑞入九苞难”中“瑞”指的是什么?
- A. 吉祥的事物
- B. 美丽的花卉
- C. 清晨的露水
-
诗中提到的“行者”象征什么?
- A. 一位旅行者
- B. 追求理想的人
- C. 忧郁的诗人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齐己的《雉》与杜甫的《春望》均描绘春天的景象,前者侧重鸟类的美丽与哲理,后者则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两首诗在意象与主题上有明显差异,但均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齐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