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初晴喜友生至》

时间: 2025-01-19 17:52:12

数日不见日,飘飘势忽开。

虽无忙事出,还有故人来。

已尽南檐滴,仍残北牖堆。

明朝望平远,相约在春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雪初晴喜友生至
数日不见日,飘飘势忽开。
虽无忙事出,还有故人来。
已尽南檐滴,仍残北牖堆。
明朝望平远,相约在春台。

白话文翻译:

这几天一直没有见到太阳,雪花飘飘,终于稍微停了下来。虽然没有急事出门,却有老朋友来访。南边的屋檐上的雪已经滴落完毕,北边的窗台上还堆着残雪。明天我将遥望远方的景色,我们约好在春天的平台上相聚。

注释:

  • 数日:几天。
  • 不见日:没有见到太阳,指天气阴沉。
  • 飘飘: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
  • 忙事:指的是急迫的事情。
  • 故人:老朋友。
  • 已尽:已经没有了。
  • 南檐:南边的屋檐。
  • 仍残:依然残留。
  • 北牖:北边的窗户。
  • 明朝:明天。
  • 望平远:眺望远方的平坦景色。
  • 相约:约定见面。
  • 春台:春天的台地,指春天的聚会场所。

典故解析:

  1. 春雪:春天的雪,虽然是严寒的象征,但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2. 故人来: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重逢的喜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字景升,号常山,唐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风格著称。齐己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春雪融化之际,诗人因天气变化而感受到久违的阳光,并因友人的到来而倍感欣喜,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

诗歌鉴赏:

《春雪初晴喜友生至》以其清新自然的描写和浓厚的情感打动人心。诗中,齐己通过对春雪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温暖和希望。开篇几句,诗人用“数日不见日,飘飘势忽开”描绘了阴霾天气后阳光的乍现,仿佛在暗示着生活中的阴郁与光明的交替。随后的“虽无忙事出,还有故人来”,则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期待与重视,表达了一种温暖的人际关系。

“已尽南檐滴,仍残北牖堆”描绘了雪的变化,既是对自然的观察,也是对生活的思考。南边的雪已经融化,象征着温暖的回归,而北边的残雪则提醒人们春天的到来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后一句“明朝望平远,相约在春台”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际关系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春雪景象的描写,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感情,同时也反映了对友谊的珍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数日不见日:天气持续阴沉,诗人感到无奈。
  2. 飘飘势忽开:雪花飘落的状态终于有所改变,象征春天的来临。
  3. 虽无忙事出:虽没有急需处理的事情,但因有朋友来访而感到愉快。
  4. 还有故人来:强调朋友的到来是诗人心中最大的欢喜。
  5. 已尽南檐滴:南边的屋檐上的雪已经滴落,象征着温暖的回归。
  6. 仍残北牖堆:北边的窗口仍堆着残雪,表示春天的来临并非完全。
  7. 明朝望平远:表达了对明天的期待与憧憬。
  8. 相约在春台:与朋友约定在春天相聚,表达了对友谊的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雪比作春天的象征,传递温暖与希望。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与情感。诗人通过春雪的变化,展现了生活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雪: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故人:代表友谊与温情。
  • 南檐、北牖:反映自然环境的变化与生活的节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故人”指的是谁?

    • A. 陌生人
    • B. 老朋友
    • C. 亲戚
  2. “已尽南檐滴,仍残北牖堆”中,南檐的雪象征着什么?

    • A. 冷酷
    • B. 温暖的回归
    • C. 绝望
  3.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

    • A. 忧伤
    • B. 喜悦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国家的动荡和个人的忧愁;而齐己的《春雪初晴喜友生至》则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友谊,情感更为轻松和愉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齐己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