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才亭际木兰》

时间: 2025-01-01 15:51:15

昔见初栽日,今逢成树时。

存思心更感,绕看步还迟。

蝶舞摇风蕊,莺啼含露枝。

裴回不忍去,应与醉相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昔见初栽日,今逢成树时。
存思心更感,绕看步还迟。
蝶舞摇风蕊,莺啼含露枝。
裴回不忍去,应与醉相宜。

白话文翻译:

我曾在初栽的日子里见过它,如今却已长成参天大树。
心中存有的思念更加深切,徘徊观赏,脚步也变得迟缓。
蝴蝶在花蕊间翩翩起舞,黄莺在含露的树枝上欢快地啼鸣。
我在这里徘徊不忍离去,想必这里的美景与醉酒的感觉最为相宜。

注释:

  • 昔见:过去见到。
  • 初栽日:最初栽种的日子。
  • 成树时:树木长成的时刻。
  • 存思:心中存留的思念。
  • 蝶舞:蝴蝶飞舞。
  • 摇风蕊:花蕊在风中摇曳。
  • 莺啼:黄莺的鸣叫。
  • 含露:含有露水。
  • 裴回:徘徊、踯躅。
  • 相宜:相适合、相称。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的典故引用,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个人情感的变化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干(生卒年不详),字子华,号文渊,唐代诗人,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生哲理。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蕴含哲理与情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陈秀才亭际木兰》写于方干对一株木兰树的思考与感悟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生命的珍视。诗人在经历了木兰树从初栽到成树的变化过程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以及与自然的深厚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借助对木兰树生长过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变化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赞叹。首联通过“昔见初栽日,今逢成树时”对比过去和现在,营造出时光的流逝感。随着树木的成长,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化,愈加深切的思念与感慨使得他在树下徘徊不忍离去,这种情感的细腻刻画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丰富。

下联描绘了自然的生机:蝴蝶翩翩起舞,黄莺啼鸣,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好,增强了诗歌的意境。诗人对这些美好景象的沉醉,使得他在此刻与醉酒的感觉相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激起读者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见初栽日:回忆过去,看到木兰刚栽下的日子。
  2. 今逢成树时:如今已长成大树,感叹时间的流逝。
  3. 存思心更感:思念之情愈加深刻,心中感慨万千。
  4. 绕看步还迟:在树旁徘徊,流连忘返,脚步迟缓。
  5. 蝶舞摇风蕊:描绘蝴蝶在风中飞舞的场景,生动而美丽。
  6. 莺啼含露枝:黄莺在树枝上鸣叫,枝头沾满露水,清新动人。
  7. 裴回不忍去:徘徊不忍离去,表现了对美好景象的留恋。
  8. 应与醉相宜:认为这种美好景象与醉酒的感觉相得益彰。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昔见”与“今逢”的对比,体现时间的变化。
  • 拟人:蝴蝶和黄莺被赋予生命,生动形象。
  • 意象:木兰、蝴蝶、黄莺等意象富有自然美感,传达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珍惜,同时寄托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木兰:象征生命与成长。
  • :象征自由与美好。
  • :象征春天与生机。
  • 露水:象征清新与纯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木兰树成长的感慨? A. 通过对比
    B. 通过排比
    C. 通过对照

  2. 诗中“蝶舞摇风蕊”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蝴蝶和花蕊
    B. 蝴蝶和树枝
    C. 蝴蝶和露水

  3. 诗人何以不忍离去? A. 因为醉酒
    B. 因为思念
    C. 因为自然美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但更侧重于离别的伤感。
  • 《春晓》:通过春天的美好展现生命的希望与生机,主题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